陆郎中学课改活动计划
发表日期:2014/11/19 0:00:00 作者:葛宁宝
陆郎中学课改活动计划
冯培胜
一、现状分析:我校在2012年被评为南京市小班化实验学校,除初三年级班额数达45人左右,初一、二年级班额数均不超过36人,在小班中比较有利于进行课改;教师人员结构,近几年,随着人员调整(退休、调离、新进),老中青人员比例平衡,老年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对教学改革中的新方式、新措施接受较慢;中年教师大多数是区校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在学校挑大梁,是课改的主力军;青年教师掌握教学方面的新技术(多媒体应用),缺乏经验,可塑性较强,对新鲜事物接受较快。
二、课改时间与年级:从2012年9月在初一年级进行开小班化教学实验,2013年9月在初一、二年级推行基于小班的“363”课堂教学改革实验。
三、主要工作步骤:
(一)动员学习阶段(从2013年8月—9月)
1.学校召开动员会,统一思想认识,解读课改方案。
2.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学习培训活动(9月上旬)。
3.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学习小组的建立、学生的培训、导学案的设计及流程等)。
4.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学习。
(二)组织实施阶段(从2013年10月开始)
1.全员培训课改理念和我校课改模式。
2.确定课改人员,区级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全部参与,青年教师和老年教师根据自己个人意愿选择性参与。
3.组织区级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到相关课改先进学校学习交流,共同探讨课改中产生的各种问题。
4.分阶段定期召开小范围或校级课改总结会,瞄准方向,总结经验,共同提高,同时,想全校展示课改经验与成果。
5.在不同时期及时接受部分教师参与课改,直至所有教师为课改所动,主动自愿加入课改为止。
6.主动邀请区级课改先进学校专家领导到校介绍经验,进行现场指导剖析。
(三)阶段性总结评价阶段(2014年7月开始)
1.积极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课改交流活动,相关好课评比活动。
2.对该项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反思、改进、完善。
3.预备在全校开展小班化课改实验。三个年级全部开展,所有教师全员参与。对前一年的课改总结,确立新一年的目标,扎实推进,确保课改有成效,出成果,真正把课改落到实处。
4.力争现成我校自己的课改特色,对外进行展示交流。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高位推动
(1)成立“陆郎中学课改工作室”,做好顶层设计,积极监控、推进课改。
(2)学校将课改工作作为相关人员的硬性要求。校长是课改第一责任人,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课改工作中。每学期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导主任听教改课不得少于20节,其他行政和区骨干教师不得少于10节。区级骨干教师必须参加课改,实践课改。
2.确保经费,完善条件
学校公用经费将优先保证课改各项工作的经费开支。
3.做好培训,注重引领
认真组织实验教师培训工作,“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同时将课改中的问题要上升为研究课题。
4.定期考评,总结提升
学校将课改工作与绩效考核、评优评先挂钩。重视课改工作的总结反思,善于提升,及时宣传和物化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