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树立教师良好形象
发表日期:2014/5/14 0:00:00 作者:葛宁宝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树立教师良好形象
——江宁区陆郎中学师德建设培训会
“危房子、破凳子、泥场子”,这就是曾经的陆郎中学。但是,陆中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凭借着“置身困境不失志,团结奋斗创优质”的精神,安贫乐教,无私奉献,辛勤耕耘,取得了累累硕果。
当学校被评为“南京市第二届师德先进群体”后;当学校被评为“江宁区第四届师德先进群体”后;当学校的师德先进事迹在全区巡回宣讲后;当学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我们在感受幸福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前进的压力——学校继续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特别是绩效工资实施后,社会各界对教师业务能力和师德标准的期望和要求也随之提高。我们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全体教职工:心动,要有行动;要外树形象找不足,内强素质比绩效,再创佳绩,感恩社会。为此我们把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当作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力抓手,注重师德表现和工作绩效,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
回顾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抓住“一个核心”;注重“两个结合”;做到“三个到位”;实施“四个举措”。
一、抓住“一个核心”
爱是师德建设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求教师怀揣爱心,真正做到:以真诚换真心,用真心育真人。
“让所有学生发展,让每位教师优秀,让学校成为品牌”是我们的办学目标,“以人为本,以质量为生命,以优质教育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是我们的办学宗旨。因此,课间、午休、放学后,我们的办公室里总有无偿辅导学生的老师。
在我们学校,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有将孩子新衣服送给困难学生的“妈妈”老师;有新婚第二天就站在讲台上的“新娘”老师;有主动为病假老师代课的“助人”战友……
对于后进生,由学校指定专人同他们结成帮扶对子;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学校的“爱心助学基金会”时刻让他们感受着集体的温暖。
二、注重“两个结合”
1、正面引导与社会监督相结合
学校采用问卷调查、学生打分、家长评价等方式,对教师师德进行多渠道评议;借助网站、广播、板报、橱窗、家长会等,大力宣传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情况和师德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
为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学校还聘请了10名家长代表、社区相关人员,担任学校师德师风监督员;设立举报信箱;公布校长办公电话、电子信箱。从而建成了由学生、家长、社会共同组成的立体监督网。
2、师德建设与业务提高相结合
学校始终坚持师德建设和业务提升齐头并进的举措。在业务发展方面,针对师资队伍现状,学校以校本研修为主,以“两大工程”为重点,多渠道、全方位提高广大教师的业务能力。多年来,学校坚持不懈地抓好“一三五工程”和“青蓝工程”,努力办好“骨干教师研修班”、“青年教师发展班”,定期开展班主任培训活动,积极推行班主任集体备课制度。
为了拓展教师视野,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专家名师来校点拨引领,到兄弟学校开展交流研讨。
三、做到“三个到位”
1、领导垂范到位
教育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因此它需要的是思想精深、作风精良、水平精湛的教师队伍,而在这支队伍中,领导干部的垂范作用更为重要。正如我校前任校长王景宝所言:作为一名干部,为人处事,要做得起人;行政管理,要服得了人;教育教学,要拿得住人。07年,我们对行政干部提出了“正派、带头、尽职、协作”的领导要求和“规范、有序、务实、高效”的管理要求。如今,学校行政干部中,有7人为区级带头人,有6人在毕业班任教,4人担任两个班语文、数学的教学任务,并且教学成绩突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行政干部团结协作、勇挑重担、敬业奉献的精神也因此深深地感染了全校教职工。
2、制度约束到位
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主要依靠教育,但也不能离开制度的约束。学校制定出台了《陆郎中学师德考核方案》,将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内容细化、量化,给每位教师逐项评定量分,存入个人师德档案;每年年初,学校与所有教师签订师德目标管理责任状,以此来保证学校各项师德制度和要求能够落到实处;组织教师定期向学生、家长作出师德承诺,促使教师不断规范从教行为。
3、人文关怀到位
每年临近春节,学校行政人员分成三路,给优秀学生送喜报,表达学校对他们的祝贺;给贫困学生送温暖,表达学校对他们的关怀;走进医院、离退休教师家中,给他们送去学校的诚挚祝福;走进困难教职工家中,给他们送去我们的心愿……
近年来,多名远离家乡的新教师,来到了我们偏僻的陆郎中学。为了让他们安心工作,学校想法设法筹集资金,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为他们的宿舍购置了空调,配备了洗衣机,安装了热水器,添置了晾衣架,引进了网络信号;每逢节日,行政人员还把新教师邀到家中一道过节;举办中小学青年教师联谊会。
在青年教师座谈会上,他们说:感谢学校对我们的关心,如今,我们在这儿,工作安心,生活顺心,父母放心。
四、实施“四个举措”
1、加强学习,提高师德素养
加强政策、法规学习,让全体教师提高认识、规范自我;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拓宽教师知识面,提高教师素质;为了能使高尚的师德不断传承下去,学校总是隆重举办“老教师退休仪式”、“从教三十周年教师座谈会”。每次活动,学校都会有针对性地挑选老教师、年轻教师和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参加。让老教师们谈从教历程,谈对事业、对学生、对学校的满腔热情,情到深处泪满眶。与会的青年教师在这样的氛围中,常常深受感染和熏陶。
2、抓好党建,确保师德重点
我们将党建工作和师德建设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党员的自身建设作为师德建设工作的重点;把“向我看,我的岗位是示范”作为学校全体党员的铮铮誓言;把“共事一条心,谋事一盘棋,处事一个调,干事一股劲”作为学校全体党员的共同目标。
3、培育骨干,树立师德典范
温家宝总理说:“教师是学校最大的资源” 。一流的学校必须要有一流的教师,一流的教师不仅要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更要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人品魅力。
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德艺双馨型的教师,多方筹措资金,抓住各级培训机会,分批输送教师参加教育培训,为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尽了最大的努力。学校现有区级骨干教师16名,区级带头人12名,他们高尚的师德师风,精湛的教育教学技艺,已成为学校靓丽的风景线。
4、深化科研,提升师德内涵
我们历来都把教科研作为寻求教育教学新发展的突破口。为了确保师德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引导教师结合学校师德管理和发展目标,分析自身的师德师能现状、确定个人的发展目标、思考实现目标的措施,设计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此举有效地激发了教师自主发展的愿望,自主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正因如此,在绩效工资,岗位设置及教师聘任这些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中,大家都能做到顾全大局,不损校荣,显示了较高的觉悟和思想修养,从而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今后,我们不仅要严格执行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关规定,还要把师德师风建设这一大目标细化为具体的工作,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扎实有效的管理,树立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新形象!
江宁区陆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