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陆郎初级中学创建南京市“绿色学校”实施方案
发表日期:2008/8/31 7:47:58 作者:无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家教育部、市、区教育局的工作意见和《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为基本思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以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以及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环境保护意识为基本任务。课堂教学和拓展课堂双轨并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参与、实践的主体性活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关心”,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营造和谐校园,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的及意义
创建“绿色学校”,目的主要通过创建过程,规范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提高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传授“绿色”科学知识,启迪“绿色”创建思维,培养“绿色”思想品德,灌输“绿色”价值观念,养成“绿色”行为习惯,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三、主要依据和原则
主要依据《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南京市 “绿色学校”评估标准》等有关条件。
基本原则:突出重点,讲究实效,循序渐进,全体参与,全面提高。
基本方法:1、渗于课内,寓于课外。
2、走出课堂,参与实践。
3、形式多样,不断创新。
四、创建时间
2008年9月-2010年9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1月为宣传发动阶段。
第二阶段:2008年11月-2009年5月组织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2009年5月-2009年12月为总结提高,全面推广阶段。
第四阶段:2010年1月-2010年9月,市级“绿色学校”评审阶段。
五、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朱乾坤
副组长:潘家宝
成 员:薛修忠、方忠德、葛宁宝、许菊芳、冯培胜、汪勇、潘仕龙(教师代表)、徐敏(学生代表)
环保督查员:汪勇
办事员:相关专用室、部分学科教师、环保小组全体成员
六、具体活动安排及措施
(一)加强学校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1、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挖掘校园中的可绿化资源,多种花草树木,美化校园。校园内的各种植物标上解说牌,使校园成为开放式的植物园。
2、注重学校的环境卫生及周边环境卫生,加强整治,坚决消灭卫生死角,还给学生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各功能室、课室布置有环境教育的宣传文化,学校走廊布置成为展示学生特长作品及环境作品的特长展示廊。
4、把净化、绿化、美化、文化校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学校的绿化带,公共保洁区落实班级责任制。
5、加强卫生室、劳技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室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功能,有效地推动学校环保教育工作。
6、节水、节电,节约纸张,提倡简朴,反对浪费。
(二)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增强教师的环保意识
1、结合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中开展环保知识讲座,进行教师环保意识测试活动;
2、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在教案中体现环保意识,开展环保教案征集活动,把环保宣传落实内化为教师自觉自愿的行动。
3、在教师中推崇环保的生活方式。
4、选派教师参加环保教育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环保教育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5、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优化老师的心理健康环境。
6、把学校的环境教育渗透到家庭与社区,通过学校环境教育带动每一个家庭,通过学校环境教育影响每一个社区,使整个社会共同参与环保,形成环保意识。
(三)多渠道开展学生环保教育活动
1、课堂渗透环境教育。认真做好计划总结、在落实教学课堂标准的同时,要充分挖掘课堂的环境教育资源,向学生传授环境保护知识,使学生懂得环境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懂得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关心人类的生存环境。
2、在综合实践课程中设环保专题,利用网络开发学习资源,开展专题性环保课题探究。
3、开展变“废”为“宝”的科技小制作活动,在学生的科技活动中注入环保主题。
4、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每学期开展2次以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发挥好心理咨询室功能,优化学生心理健康环境。
5、进行教师、学生的环保意识测试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师和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
6、利用班会、队会、晨会、升旗仪式等多种形式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做好“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安排,从多渠道宣传环境教育工作。
7、充分发挥学校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向学生大力宣传环保教育工作,班级板报、学校宣传栏定期宣传环保知识。
8、组织学生开展环保专题活动,如:环保知识抢答赛、电池回收、垃圾分类、清洁美化校园等,把环保意识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上。
9、定期安排学生参加“社区小卫士活动”,使学生环保工作深入到社区。
10、倡议学生环保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四)建设富有生机的绿色校园文化
1、校园增设分类垃圾箱;张贴环保标语等;
2、在校宣传栏开辟“绿色教育”专栏,宣传各级政府关于环境教育的方针政策,介绍交流学校和各部门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情况和经验。
3、在校园举办环保展。
(五)整理好有关的评估档案和宣传资料
1、由德育处统筹安排,做好评估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汇编的工作,相关部门积极配合。
2、收集整理好师生开展环保教育的活动照片。
绿色,是生命的希望和象征。“创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美好未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目标。通过营造绿色校园,开展绿色活动,使全校师生员工树立绿色理念,提高绿色教育水平;让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师生环境意识较高并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校园清洁优美,争创一个文明健康,清新宜人,绿意融融的“绿色学校”。
江宁区陆郎初级中学
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