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15/9/22 10:55:16 作者:詹克风
一、学情分析:
经过小学的学习,七年级学生思维较活跃,有着一定的自我意识,对观察、猜想、探索性的问题充满好奇,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但如何从具体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如何表述及合作交流、如何做及为什么这样做等有一定的难度。然而,这届学生小升初的成绩在全区排名倒数第一,可想而知,学生的基础情况、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维程度很是不容乐观。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他们生活的问题情境,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关注,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可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刚刚步入初中的新生因课程种类的增多,知识难度的加深,教学内容和思维方式要求的提高,以及学习环境的改变,使得大多数七年级新生措手不及。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七年级是引导入门,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
二、工作计划:
1.有计划认真地组织备课组活动,进行备课分工,认真进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以及数学教研组布置的各项工作。
2.加强备课组建设,备课组必须定时开展活动,并且有活动记录。注重备课要备教材、备重难点、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活动主要内容是:①教材进行钻研,认真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确定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活动。②分析教学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情况,研究教法和学法。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改进教学方法。③精选例题和习题,合理控制作业量。加强教法研究,做好教学质量分析,及时反馈调控。
3.课堂上要结合学科特点突出素质教育,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工作,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进一步开展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营造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课堂氛围,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优补差,提高教学质量。
4.作业要本着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精选作业,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讲评、有督促。要倡导教师自己动手,精心设计编写各种练习题、试卷和复习资料。
5.认真做好听课、评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要认真听足学校要求的课时,不流于形式,要切实通过听课、评课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全面落实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机会外出听课,要认真撰写听课体会,吸收外校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
三、具体安排:
1、备课时间:单周星期一下午第二节课;地点:七年级小办公室。(备注:可机动)
2、具体分工:
第1周:第1章 数学与我们同行
第2章 有理数(2.1-2.4) 负责人 詹克凤
第3周:第2章 有理数(2.5-结束) 负责人 杨平
第5周:第3章 代数式 负责人 万帮里
第7周:第4章 一元一次方程(4.1-4.2) 负责人 詹克凤
第9周:期中复习 负责人 杨平
第11周:期中质量分析
第4章 一元一次方程(4.3-结束) 负责人 万帮里
第13周:第5章 走进图形世界 负责人 詹克凤
第15周:第6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负责人 杨平
第17周:期末复习 负责人 万帮里
第19周:期末复习 负责人 詹克凤
(备注:时间安排可视具体情况随机变动)
四、教学进度:
第1周:第1章 1.1——1.2
第2周:第2章 2.1——2.4(2)
第3周: 2.4(3)——2.5
第4周: 2.6——2.7
第5周: 2.8——小结与思考
第6周:第2章检测与讲评 第3章 3.1——3.2
第7周:第3章 3.3——3.5
第8周: 3.6——小结与思考 第3章检测与讲评
第9周:第4章 4.1——4.2
第10周:期中复习及期中考试
第11周:第4章 4.3(1)——(5)
第12周: 4.3(6)——小结与思考
第13周:第4章检测与讲评 第5章 5.1——5.2
第14周:第5章 5.3——小结与思考
第15周:第5章检测与讲评 第6章 6.1——6.2(1)
第16周:第6章 6.2(2)——6.5(1)
第17周: 6.5(2)——小结与思考 第6章检测与讲评
第18周:期末复习第1章——第3章
第19周: 第4章——第6章
第20周:期末复习综合检测
第21周: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