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校园快报>>学教专栏>>阅览文章

把心放下

发表日期:2009/11/20 22:05:19 作者:无

——北京挂职手记之十

1114上午,北京友善用脑课题组、澳罗拉教育中心李荐主任,邀请我们十位挂职校长参加在工人体育馆举行的“冬吴相对论100期发布会”。早就听过“冬吴相对论”,觉得是很特别的一档谈话节目。两个主持人一个叫梁冬,另一个叫吴伯凡。梁冬机智敏锐、幽默风趣,吴伯凡学识渊博、思维清晰。他俩为听众呈现了专业与大众兼顾、管理与经济结合、商业与人文携手、知识与娱乐互动的广播新空间。

当天会场人头攒动,全国各地有近百名忠实的听众参加了活动,有内蒙古的、有黑龙江的,还有3名江西的盲人听众也赶到现场。梁冬和吴伯凡围绕“冬吴相对论”侃侃而谈,并且回答了热心听众的现场提问。其间俩人谈了很多富有哲理的观点,特别是谈到的“要做好一件事首先是把心放下,活在当下、禅定当下”的观点,听来很受启发。

这使我想起了佛教里的一个故事:有一位婆罗门,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佛对婆罗门说:“放下!”婆罗门随即将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佛又说:“放下!”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然后,佛还是对他说:“放下!”这时,婆罗门大惑不解:“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再可以放下了,请问现在我要放下什么?”佛说:“我叫你放下的不是你手中的花瓶,而是你在尘世执著的心”。

的确,在物欲横流、急功近利思想充斥的现实生活中,背着各种各样的包袱,顶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要放下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了。使我们有时很难静下心来去学习、去思考。然而自己静下心来想一想,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工作以来,自己认为做得比较成功的事情,都是静下心来,一门心思地投入其中。凡是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很多时候都是心浮气躁的结果。

记得2005年陆郎中学创建“省示范初中”时,除了德育处的大量准备材料和准备工作外,学校的汇报演出“明天会更好”的主持词、节目串联词、小品的创作都落在我肩上。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怎么办?只有放下心来,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列出完成计划,全力以赴,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了任务。通过这次的洗礼,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一直保持着列工作计划完成后打钩的习惯。力求使自己能静心做好每一件事情。

在北京挂职学习两周以来,从开始的有所挂记(自己学校负责的工作怎么样了),后来逐渐淡定下来。力求最大限度地向挂职学校学、向北京名校学、向北京教育人学,学习他们的经验、长处,为我所用,决心不辜负教育局领导的良苦用心。

的确,把心放下你才能体会到“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去而潭不留影”的境界。你只有放下一粒种子,才能收获一棵大树;你只有放下一处烦恼,才能收获一片清凉;你只有放下一种偏见,才能收获一种幸福。把心放下需要勇气和智慧,把心放下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