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下属的职位
发表日期:2014/6/30 15:41:30 作者:汪方海
《新唐书》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有一年,皇上亲自挑选官吏,担任京兆府的郡、县长官。过了一段时间,皇上把大臣们召集到一起讨论这件事。大家纷纷说:“皇上知人善任,应该祝贺!”只有兵部侍郎柳浑默默地坐在旁边一言不发,皇上就问他的意见,柳浑就回答说:“陛下应该做的事,是挑选大臣,直接辅佐陛下。然后,由辅佐您的大臣再挑选人去任京兆尹。京兆府选拔郡县长官,这是京兆尹应该做的。至于府内郡县长官,应由京兆尹去选拔任命。陛下过问琐细事务,替京兆尹选择令长,这不是陛下应该做的。”皇上一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妥,连连点头称是。从那以后,皇上就把选择令长这类的具体事务,交给那些大臣去办理了。大臣们也感觉到自己的职位受到了尊重,所以都很卖力气,京兆府的工作也很快有了新气象。
读完这段史料,我想到了关于松下幸之助的一件事。据悉,每当有人来找松下幸之助办事的时候,作为总裁的他从不马上表示同意或不同意。他总是对来人说:“这件事请找某某科的某某主任,这件事由他负责。”虽然那些事,对于一个总裁来说,完全有权利直接决定,但松下幸之助从来不会那么做。他这样解释其中的原因:“我既然聘用他们担任各个部门的领导,就应该对他们给予绝对的信任。凡是属于他们职权范围内的事务,我不插手,交由他们去办,是对他们职位的一种尊重。”
柳浑之所以向皇帝提意见,是因为皇帝不懂得尊重大臣的职位,把本属于大臣的事务包揽到了自己身上。而松下幸之助却很明白这个道理,对下属的职位给予了充分尊重。尊重有很多种,尊重对方的职位,也是一种尊重。
方海语:
早晨,学生电话询问办理团员证问题,我说:你们应该找你们的团支部书记吧。
午睡后,从《扬子晚报》上看到这篇文章,我不禁哑然一笑:我这“懒惰”的行为原来竟是尊重啊!
再一思:与学生相处三年,班委各司其职,越来越能干;我移心教研,越来越轻松。这和谐的局面也确实因“懒”而成。忽自喜:古人不欺余——师会惰,生方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