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妈妈”
发表日期:2009/11/11 8:28:58 作者:无
——北京挂职手记之四
刚到63中的头两天,由于李秀芬校长生病住院没有见到她,但无论是普
一、校长要把心用在人本上
校长要心中有人,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做一个校长最重要的素质是永远都在成就教师和成就学生。”李校长如是说。李校长也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学生是她心中永远的第一。她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63中的生源好比是“韭菜桩子”,但在李校长眼里个个都是“宝贝”。她经
二、校长要把眼盯在发展上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特色。校长有发展的眼光,就能提升教育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校长应该对学校的发展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思路,并且有促进这一目标转化为全体教职工共识的能力。李校长认为作为校长首先潜心研究的就是学校的发展规划。可以循着以下思路进行思考、调研:①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是什么?突破瓶颈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哪里?②教职工讨论的热点和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③现在周边地区及国内同行最先进的理念和策略是什么?④未来学校发展的远景目标是什么?等等。自李校长上任伊始,她审时度势、结合校情,提出了“以人为本、承认差异、因材施教、立足发展、成功激励、全员进步”的发展思路和打造宣武区“优质特色学校”的总体办学目标。在这一思路和目标的引领下,63中这几年的办学效益逐年攀升。
三、校长要把手抓在关键上。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真正懂教学的校长,管理起学校会更加得心应手,也更容易出成绩。校长要做教学的行家里手,在平时的业务活动中,能指出任课教师的优点和不足,并且能够上示范课。也就是说,校长要拥有丰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躬于实践,敏于行动,做到“知行合一”,让老师们信之、服之、学之,才能实实在在地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一个好的校长,首先应该是一个好老师,在教学上同样要能起表率作用。因此,校长不仅要从政,而且要从教,要有一块自己的“试验田”、“样板田”,站在三尺讲台上也能游刃有余,并用专业知识在老师中树立起自己的知性权威。李秀芬校长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即使担任校长也带高三化学,她教学技艺精湛,曾多次获市、区级教学奖项,在她的带领下,一批批青年教师正茁壮成长,为学校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校长要把脚踏在岗位上
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话语虽有些夸大,但不无道理。因为校长的影响力、号召力、执行力往往要大于一般教师,他们的思想更容易得到贯彻与执行。因而,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及在不同领域的实践往往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教师的工作导向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蹲下身子,静下心来,专注于学生、倾心于教育,把平凡的事情做好,把枯燥的事情做出“彩”。这是一位校长的智慧源泉和职责所在。只有亲历亲为,与广大教师一起面对教学工作的喜怒哀乐,对学校教学工作做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就一定会成为一名成功的校长。在交谈中我发现:北京的校长一般很少应酬,非常朴实低调,一心扑在自己的岗位上。
五、校长要把管理放在沟通上
美国通用公司的总裁杰克韦尔奇:“管理就是沟通,沟通是管理的浓缩”。校长要树立积极沟通理念,花
六、校长要把功夫花在自身提高上。
成功属于那些比他人更快更有效学习、思考和付出行动的人。学习,是做好校长的必要条件。校长要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挤出时间来学习。校长要爱学习。首先要向书本学。校长要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用正确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也可以在书中为自己的工作设想找到理论依据。校长要学些哲学的知识。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思维具有思辨性,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否则就容易随风而飘。此外,校长要向同行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信息时代,不必要什么都要自己去探索,他人好的做法我们完全可以学习和借鉴。校长可以从同行的报告里得到启迪,也可以去名校实地考察以获取灵感。校长还要向优秀的老师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能够成为优秀的教师,必定有其过人之处,校长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校长好学,乐学,才能影响和带动教师乐学、乐教。李校长酷爱学习,即使临近退休了也依然如此。在她的办公桌上总是放着几本圈圈点点的教育书籍,她的读书笔记和读报剪摘已经有厚厚的几大本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她的带领下,学习已成为师生的一种习惯。校园里散发着缕缕书香。
的确在李校长身上,我看到了校长的一种执着、一种积淀、一种智慧、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