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校园快报>>校园新闻>>阅览文章

向常规管理要效益 向常态课堂要质量

发表日期:2011/2/28 13:32:31 作者:无

陆郎中学在全区初三教学工作研讨会上发言材料

向常规管理要效益    向常态课堂要质量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和发展“本钱”。朱局长在全区教育系统干部大会上提出“要进一步聚精会神谋求教育内涵发展,追求教育质量。要把质量要求落实到每一所学校、落实到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切实保障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的教学工作都能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要向课堂要质量、向教师要质量、向教育管理要质量、向教科研要质量”。可以说教育局 “突出教育质量”的呼声振聋发聩。作为学校的校长全身心地关注教学质量,特别是初三年级的终端显示,可以说是责无旁贷。下面就围绕“2011年中考教学质量提升”这一专题,谈谈我校本届初三年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以及我校提升初三教学质量的相关举措。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         本届初三的现状:

1)、学情分析:本届初三一共5个班级,235名学生。其中外来务工子女22名,孤儿、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多达38名,两项相加占学生总数的大约1/4。本届初三的基础较差,起始成绩在全区靠后。本届初三在初一、初二时都有一定进步,但一般都在全区1617名左右。特别是学生的大学科、理科成绩较差。比如数学一般都要在20名左右。通过初三一学期努力勉强进入了全区前十的行列。

2)、师情分析:本届初三教师共25名,基本上是中青年教师。其中区级骨干骨干教师14名占学校区级骨干教师的一半;大部分行政在初三,10名行政中有7名战斗在初三一线(其中正副校长都在初三,真正体现潘局长所说的“一把手靠前指挥、教学校长赤膊上阵、中层人员冲锋陷阵”);初三教师的敬业精神强。在我校“有的是无偿辅导,没有的是有偿家教”。

二、制约初三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

1、学生的基础较差,特别是数学等理科、大学科基础较差,在日趋激烈的初三教学质量竞争形势下,提高的效果不够明显,提高的速度不够快。

2、部分学生的家庭教育、监督缺位。近1/4的学生家庭教育、监督缺失,在“五严规定”和规范办学的背景下,学生在家时间和在校时间几乎相当。因此,家庭教育与监督的有无,就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绩,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

3、学生的吃苦精神大不如前,学生怕苦怕累的现象比较严重,学习的目的性不强,学习的动力不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制约着学习成绩的提高。

4、教学管理的精细化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提升初三教学质量的相关举措:

教学工作不能简单地就教学抓教学,必须德育、教学“双轮驱动”。必须抓实常规管理,使管理常规化、常态化,从而使学生形成规范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对于教学工作来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充分说明了“育人比教书重要”。

1、抓年级部管理,使管理工作扁平化

过去学校的管理环节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有效性。本学年,我们将行政人员全部分配到年级部,年级部成立工作小组。以年级部主任为核心,负责管理本年级部的教育教学等事务,使学校的管理重心下移,使行政人员的管理重点前移。一个年级部就是一所“小学校”。有效地提高了各年级部工作的积极性、时效性。特别是初三年级部,工作小组及时根据教情、学情,积极开展研讨工作,找对策、想办法、破难题,使初三年级始终在稳步推进。

2、抓班级管理,使学生学习、行为规范化

要想实现2011年中考目标,任何一个班级都不能拖后腿。我们要求以班主任为核心,全体任课教师必须团结在班主任周围,齐抓共管、分工协作,坚决消灭“管教不管学的现象”。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抓好优生的培优工作,抓好中等生的提升工作,抓好后进生的补差和稳定工作。我们整体上采取了班级常规管理量化考核,将班级常规管理量化考核与初三综合素质测评、毕业证发放结合起来,使班主任“面上”有抓手。针对问题学生我们在“点上”采取个性化的教育和管理方法。如采取一对一“帮扶制度”、建立“后进生档案”、“定期和不定期谈话制度”。不断激励、转化后进生,使后进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和转化。为提升初三总均分做出了一定贡献。

3、抓家教补位,使教育工作合力化

由于我校初三学生中,有1/4学生为外来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因此这部分学生的家庭教育就存在严重的缺失和缺位现象。这部分学生家长是开家长会不来,班主任主动联系是嫌烦,子女的家庭作业是不管。面对这部分家庭教育和监督缺位的学生,我们只能采取“补位”的方式来解决。我们采取“师生联系簿”的方式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让老师的谈心教育、督促管理来起到“补位”的作用。目前来看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4、抓集体备课,使学科发展均衡化

在五严规定、规范办学的背景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初三繁重的教学任务,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抓出效益,可以说是初三能不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所在。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一花独放不是春”,因此,抓好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备课组长的学科“核心”作用和集体的智慧显得尤为重要。各备课组严格按“四定”的要求进行备课,认真研究中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研究中考命题的热点问题,注意平时就要收集中考信息。初三七位行政分别下到七个备课组指导集体备课,使集体备课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使学科成绩齐头并进、整体推进。从上学期期末统考成绩来看,同一学科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呈现整体推进的局面。

5、抓常态课堂,使课堂教学优质化

学校明确要求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的“五要五以三确保”要求,即复习铺垫要有“高效度”,导入新课要有“强力度”,传授知识要有“参与度”,巩固练习要有“多角度”,课堂总结要有“高浓度”;以发展为主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核心;课内要确保学生有兴趣,确保优生有拓展,确保差生有收获。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是根据以上目标经常随堂听课,及时指出不足,帮助教师找出课堂教学中效益不高原因和环节所在。

6、抓课外辅导,使教学工作延伸化

从长期的管理经验来看,如果一位教师只是上上课,而忽视了课后的个别辅导。那么他(她)的教学成效将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不断引导初三教师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要怀着“教好一个学生就是对一个家庭负责”心态来工作。同时,以“师生联系簿”为抓手,调动学生主动提问题,接受课外辅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目前来看,初三课间和午休时间无偿辅导已经蔚然成风。

初三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做好初三工作是上级的重托,是学生的心愿,家庭的期待,社会关注的焦点。 虽然,本届初三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多,但是我们将用实际行动“在矛盾和困难中破解难题,用策略和举措推进发展”,力争2011年中考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巩固江宁区初中教育在市内的领先位置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江宁区陆郎中学

                                     20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