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培训的感受
发表日期:2012/7/15 21:24:42 作者:无
为期三天的小班化培训已经结束,谈谈自己的第一感受。
收获很多:有观念的转变、有疑惑的解除、有形式的了解、有本质的把握。
感受很深:主要有三点。
感受1:
小班与大班教育无本质区别,只是老师更乐教,学生更乐学,二者的主观能动性与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
感受2:
小班化对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学
感受3:
小班教学应具备三个条件:政府物质条件的保障,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的乐学。如今,在第一个条件已经基本具备的前提下,如何促成后两个条件的实现呢?
问题一: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属于高级需要,而实际情况是这种高级需要并非人人具备。那么,如何才能让更多的教师具备这种“高级需要”呢?
问题二:
学生的能力倾向、语言能力、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课外帮助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进度。如果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教师以适合不同学生的方式来教学,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完全掌握某项学习任务的目标。试问,这个足够的时间从何而来?
问题三:
“多元化、个别化、适性化” 是小班的精神。“发展每一个”是小班的目标。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从而使所有学生达到相同的掌握水平成为可能。于是,“个体教案”便被提上了日程。然而个体教案首先需要确定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知识背景、兴趣特点、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等等。这一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如何具体落到实处呢?
问题四:
小班化教学要求教师做一名教学研究者,学习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做学习型教师。追求人际关系变得和谐、融洽,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建立这种和谐关系的途径有哪些呢?
由此可见,老问题虽已解决,新问题却随之产生。“天堂的门”虽然是开着的,但路还得我们自己走。
汪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