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寻常事 化作好风景
发表日期:2012/7/16 21:22:31 作者:无
初一(1)班班长陈静是开学报名时同学推荐的,所有的班委都是她任命的。因为,我个人认为,民主推荐才能选出大家认可的优秀的管理人才,才能让班级的管理出彩。那么,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是否演绎出了“精彩”呢?
她是老好人吗?
开学后,班级的管理井井有条,一切都朝着喜人的方向发展:包干区有人管;教室卫生有人管;班级纪律有人管;自行车排列有人管。虽然有时候出点小事,比如个别人自行车摆放不齐,黑板课前没有擦尽,垃圾没有及时倾倒。但是,我一直认为,这一切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习惯的养成,这些问题都会解决。因此,面对这些问题,我一般都会心平气和地找她谈心,告诉她:班长要学会关注全局,抓纲,纲举则目张。比如,包干区有问题就找值日组长;自行车排放有问题就找检查人员。班长的职责就在于巡视和督查,促使同学们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大家养成各司其职的习惯后,你便轻松了。
她常常是提心吊胆的样来,然后笑眯眯地离去。她本就爱笑。
一次,我去东山开会,由于担心个别学生不听话,便在走前告诫全班,希望他们遵守纪律。然后,又将她叫到一旁,说:“老师今天不在家,考验你的时刻来了,对不守纪律的人要狠一点,明白吗?”她点头说好。
第二天到校,一看大厅黑板上的考核表,却发现昨天午自习的纪律被扣了分。心中涌起一丝不快。于是,便将她喊来询问原因。她说有许多人吵闹,一个人管不住。我问哪些人吵得凶。她低头摆弄衣角,沉默许久才说:“老师,能不能放过他们一次,我不想让他们说我只会打小报告。我保证以后不再出现这种情况了!”
看她那可怜相,我摆摆手让她走了。
难道同学选她,是因为她是老好人吗?
她是小调皮吗?
学校在初一年级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她妈妈来参加了活动。座谈会期间,我问她妈妈,陈静在家怎么样。她妈妈说,气死人!我奇怪地问为什么。
她妈妈就说:我说几件事给你听。其实她很不自觉,小学的时候所有的作业都要等到星期天晚上才匆匆忙忙地去做。多次跟她说不要这样,她不听。有一次被我狠揍了一顿,但是到现在还是没改。让她教妹妹汉语拼音,她反问我为什么要教她。真是气死我了。前几天,你让她把制定的学习计划贴在墙上,她不贴,大清早爬起来就看电视,我说她,她说是老师叫她看的,学习计划上就是这么订的。我气得要命,立刻就要打电话给你,她看我来真的,就说是骗我的。你说气人不气人!还有一件事,你组织“学雷锋小组”,让她帮助别的同学,我也没意见,到了晚上和周末我就把手机给她,可是她一个电话能打10分钟,问个问题要那么长时间吗?她是个小调皮,鬼着呢!
可是,她在学校的个人表现很好呀?
她没良心吗?
一日,班级交班费,她没交。问她原因,她说妈妈不给。问她为什么,她眼中突然有了泪水,抿着嘴,什么也不说。我看情况不对,就让她先回了教室,然后给她妈妈打电话。她妈说,不是不给她,我让她问她爸要,她不肯,没良心。我奇怪地问,为什么!她沉默了一会说,因为她爸不是她亲爸……
我心中一震,原来她的许多反常行为都是因为心中有个结呀!
我陷入了沉思,我想起了我自己上学的经历!我懂她的心思。
午饭后,我将她叫到办公室,掩上门,然后对她说:老师知道你现在想什么。
她用眼睛瞟了一下我,没说话。
我故意不看她,缓缓地说:“我知道你现在最想的事是早一点独立。”
她眼睛一抬,惊讶地看着我。
我继续慢慢地说:“你想找一个好点的工作,有一个像老师样的稳定收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床,不受别人干扰地看着电视……”
我看见,随着我的话语,她的眼泪忽地、哗哗地、肆无忌惮地落到胸前……
我开始说我自己的事:老师以前脾气暴,和父亲的关系一直不好,彼此间有时很长时间都不说一句话。上大学的时候,每次要钱都是向妈妈要。那时候,我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和你现在一样,就是希望早一点上班,早一点拿钱,早一点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
她虽然还流着泪,但却一反羞怯之态奇怪地看着我。
我接着说自己的事:可是,现在想想,我那时候真的是很自私,一切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从未站在父亲的位置考虑问题。这也许就是我和父亲不能和睦相处的根源。你想过吗?你母亲单身一人,她有能力抚养你、供你上完大学吗?将来等你上了大学,她一人在家,如果生病了,又有谁来照顾她呢?如果你有了自己的家,如果你在外地上班,谁又来给她做伴、陪她说话呢?
不知何时,她的泪水已经止住了,低着头,捏着自己的手指。
我猜想,她心里应该有了感触,便说:为了你妈你也应该学会改变自己啊。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虽然你现在的爸不是亲爸,但毕竟养了你这么多年,我听你妈说,只要你喊声爸,你要什么他都愿意给你买。虽然,你一直没有喊过他,可他一直待你很好。既然如此,我想,即使不喊爸也不应该成为敌人吧。我知道,情感的改变是很难的,不过我觉得喊声叔叔总是可以的吧!就算是为了母亲吧!
她好像听懂了。我嘱咐她和母亲和睦相处,懂得珍惜!然后递给她一张面纸,嘱咐她擦干泪痕,便让她回去了。我想,以后还得寻找机会温暖她的心!
她是“阿斗”吗?
一日,班级又因午自习噪音太大被扣了分。放学后,我让她和副班长留下,分析原因:午自习可以写作业、可以看课外书、可以睡觉,只要不发出大的声音就行,为何还会出现问题?是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她们两人叽里咕噜了半天,很是为难!
“这时候知道难做人了吧!不说,过不了老师这关,说吧,又伤了同学感情。”
两人低着头红着脸,笑得很尴尬。
“班级在你们的管理下,在同学们的努力下,现在已成了我们的‘第二个家’,成了学校公认的模范班级,老师应该感谢你们。但是,我们怎样才能让这个家变得更温馨,更美好呢?那就是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将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只有这样,你们才能对得起那些为班级赢得荣誉的同学。今天,老师不难为你们,不要你们交出那些违纪的同学了。”
听说不要交出违纪者,她俩抬头笑了。
“但是,你们必须就此事写一个声明,要本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法’的原则,明天早晨在班级向全班同学传达。”
第二天早读时,班长在班级宣读了声明。我发现,孺子可教也!
班级纪律管理声明
亲爱的同学们:
昨天,我班被扣分了,原因是中午自习时班级太吵了。为此,我希望大家听听我以下几点建议:
1.自己写作业,或者看看课外书。
2.无聊就睡觉,不去打扰别人。
3.作业有困难可先放一放,等下课解决。
如果你不遵守纪律,我和其他班干部都会警告你。第一次,先是组长告诉你不要讲话。第二次,在我、马倩(副班长)和刘杰(纪律委员)再三提醒下,若仍执意说话,请注意:如果因你而让班级抹黑,请你到班主任办公室。
希望大家珍惜同学间的友情,为了班级的荣誉,不要让班干部为难,支持班干部工作。谢谢!
陈静
2011.12.6
我该做什么?
自这事以后,我开始思考:怎样让班长既能与同学和睦相处,又能管理好班级呢?反思后,有了以下的结论:
一是以为单凭造就一个“强人”便可管理好班级的思想不可取。这是忘记了班长的学生身份,忘记了班长还是一个13岁孩子的事实,是夸大班长的作用。班级管理必须依靠大家。
二是舍本求末,没认识到一个班级的管理只有所有的学生或大多数的学生实现了他律到自律的转变,才能日臻完善。教育的最终目标应是实现人的自我完善。
于是,我开始在班级宣传并强调三种观念:
正确的是否观:我告诉学生,如果你分不清什么叫对错,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如果老师在你身边你敢做,那么那就是对的,老师在不在你都可以做;如果老师在身边你不敢做,那就是错的,老师不在你也不能做。
正确的荣辱观:损人利己是可耻的,损人不利己也是可耻的,如果只是因为几个人,甚至是一个人的行为而让全班其他同学的努力化为泡影这是最可耻的。
正确的朋友观:可能因为中国是个礼仪之邦,所以许多同学都不愿得罪人。古代有人曾提倡以德报怨,可是孔老夫子却坚决反对这种观念和做法,他反问那些主张以德报怨的人:如果以德报怨,那么用什么来报德呢?他主张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以直报怨就是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对待伤害我们的人。但是,我们都是未成年人,犯错的原因多数是习惯不好,因此应当本着惩前毖后的教育原则。班委在班级管理中,对违纪的同学可以这样处理:第一次提醒,第二次警告,第三次记下名字交由班主任处置。我想,这样做绝大多数同学们应该是不会再对你有什么意见。因为不是你不仁,而是他一而再再而三的不义,在给班级抹黑。
另外,时与副班长和四个组长谈心,在班级树立他们的威信,鼓励他们勇于挑起自己的责任,协助班长做好工作。有时还施些小恩小惠,比如出去的时候给他们带点小礼品,找个理由给他们发点奖品。于是,班级的正气渐渐树立了起来;于是,一些原本少有人知的“坏事”也一一暴露出来。
一日放学,将近六点的时候,陈宗安的爸爸打电话给我,问陈宗安怎么到现在还没回家。于是,我立刻发信息给全班同学进行调查,一会儿便有学生回信说:陈宗安去了网吧!
又一日,我刚到家不久,有学生发来信息:笪圣男和孙太保进了网吧!
班主任到扬州学习期间,周雨鑫、陈宗安、孙太保在体育课偷偷买零食吃遭到了大家的集体举报。于是,在给全班同学发扬州牛皮糖的时候,全班同学每人三颗,他们每人只有一颗,并且必须是给他们父母吃,而不是给自己。
我在想什么?
在班干部的培养过程中,我有了以下思考:
1、好班长很重要,蛇无头不游,人无头不立。但是,如果只是有一个好头,那充其量也只是虎头蛇尾,一样中看不中用。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因此,班主任应当努力为班长培养一帮好助手。
2、培养一个好的班干部不易,你得对他有全方位的了解,然后要像雕琢玉一样地去雕琢,如此方能成器。因此,班主任要有一双雕刻家的眼、一颗雕刻家的心、一双雕刻家的手。
3、班干部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告诉她做什么的层次上,更重要的应当是要指导她如何去做,遇到新的问题时如何应对。因此,培养班干部要重在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合作。
4、班级管理必须从起始年级有目标、有层次、有恒心地抓起,进而树立良好的班风。如此,方能为学生初二初三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达到管理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因此,频繁分班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5、班级管理既要班主任按照一定的“规矩”去管,更要班主任在管的过程中时时去“理”,只有“管”与“理”相结合,才能实现班级管理的有效、高效、长效。因此,教育呼唤反思型的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