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进修培训>>校本培训>>阅览文章

陆郎中学2019年师德培训(一)夸夸身边教师

发表日期:2019/3/6 13:19:17 作者:葛宁宝

夸夸身边教师

陆郎中学  周莉

    当听完了介绍徐其军老师先进事迹的“绿叶对根的情意” 的主题报告会之后,坐在台下的我确实被深深震撼到了。“我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但我可以选择对待命运的态度;我无法延伸生命的长度,但我却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这是一位身患绝症的年轻人向命运发出的呐喊,向死神发出的挑战!他就是用生命践行承诺,感动南京的优秀教师——六合区竹镇镇中日友好希望小学教师徐其军。

那是1997年暑期,师范毕业后,他放弃了留城和深造的机会,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大泉湖畔。他要兑现自己的人生承诺,他要吹奏美妙的笛声,将山里的牧童引向山外。别人都一心想飞出山沟,他却选择坚守。他不是不能飞出去,而是自愿选择坚守。不为名,不为利,他选择默默无闻地坚守在乡下,他的一句“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幸福”道出了他的幸福观和价值观,人的价值在于奉献并不是一句空洞的教条,而是实实在在的点点滴滴坚守,不为别的,只为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份信仰。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乡村教师群体的崇高精神。

    作为一名偏远的农村教师,他并没有因为地处山区而放松教学,而是全身投入到教学中,对所任课程不仅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而且每一堂课都认真备课。每天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还经常把来不及批改的作业捆在自行车后带回家。为了让学生受到正规的英语口语训练,他自己掏腰包买了录音机,在教室里给学生们放磁带。学校教辅资料奇缺,教师外出培训机会很少,这些他都一一记下,利用年底去南京学习的机会,特意到新华书店买来英语、作文等教辅资料,无偿提供给其他老师…… 他对孩子和他从事的教育事业充满的无限热忱,最是令我映象深刻。他曾在日记中写道:“山道弯弯,崎岖狭窄,它从山里通向山外,连接山里山外两个世界。我啊,愿做那吹笛的人,将牧童引向山外”。虽然他身处小山村、小学校、做着最平凡的小事情,但是他却孕育出了大爱“对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对生命的爱”。

通过徐其军的事迹让我想到了自己所在的学校——陆郎中学。陆郎中学也是一所农村初中,在学校里有很多老教师,我认为他们也是陆郎中学的“徐其军”。他们每天起早贪黑,每天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给我们年轻教师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由于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失调,近5年内会有很多老教师退休,但是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年龄大了,而放松教学工作,反而用他们宝贵的教学经验,向我们诠释着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们也许无法体验那种面对生命绝境时的慷慨和悲壮,做出那种大义和从容的举动,但是他身上所弥散出的敬业精神和忠诚人格却能够被我们学习。淡泊名利、扎根山区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拼搏精神。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徐其军老师用自己的实践重新向世人诠释了“教师”这个职业的光辉和伟大。我们年轻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徐其军老师为榜样,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甘心做守护自己学生的春泥!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2019校本研修综合材料\134___11\IMG_0589.JPG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IMG_033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