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学科之窗>>语文之窗>>阅览文章

江宁区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初中语文教研工作要点

发表日期:2009/3/12 11:08:09 作者:无

江宁区初中语文教研工作要点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指导思想:

根据我区教育“内涵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初中语文课程改革,聚焦常态课堂,打造高效课堂,切实转变教师教学观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追求“每堂课的精彩”。以“信息化推进年”为契机,在抓实常规教研工作的同时,创新教研方式和思路,提升教研水平,追求“每次研得充分”。围绕“教学质量要攀升,课堂研究再深入,队伍打造有成效,教研创新显活力”的教研工作目标,下移重心,主动引领,服务教学,扎实工作。

工作要点:

一、改造常态课堂,追求教学有效。

1.加强学习培训,着力观念的进一步更新。充分利用各级教研活动平台,不失时机的引导广大教师重温新课标,专注新课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引领广大教师聚焦常态课堂,专注常态课堂,设计常态课堂,追求高效课堂。

2.在教研室“常态课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江宁区初中语文常态课基本要求》,并进行解读、试行、完善,并组织学科基地校及骨干力量进行示范引领,力争常态课的高效、精品。

3.充分发挥学科中心组和兼职教学视导员的作用,组织他们和教研员一道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推门听课,多听常态课,尽快准确把脉教师的真实教学水平,提出切实的改进意见或建议,大面积提高教师实施高效常态课教学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质量整体攀升的奋斗目标。

4.除常态课的研究外,本学期还要把中考复习工作作为教研的重点,各校教研组和教研片可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开展针对性研究,把教学和研究紧密结合,做到教学实践为专题研究服务,专题研究促进有效地教学实践。要认真谋划中考复习计划,努力提高复习课的效益。

1)要认真研读《南京市中考指导书》,明确09年中考的考试要求。

2)复习课要按照“导—练—评”的模式进行,做到教师指导得法,学生训练有效,练后评讲及时。

3)引导教师关注中考、聚焦中考、研究中考,优化复习课教学方式,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

4)着力两个方面的专题研究:初三作文教学缺失性及其对策研究和初三复习教学的缺失性及其对策研究。前者一是要深入了解初三作文教学缺失了什么;二是要思考如何弥补初三作文教学的缺失。后者一要了解复习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效果等方面是否缺失;二要及时总结推广学校的好方法,引导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降低教学成本;三要妥善处理好新课教学与中考复习的关系,使之巧妙融合,有机结合。指导初三教师找准中考试题的考点在文本中的依据,从而让教师感受到重视文本教学的重要性。

二、打造优秀团队,追求人力长效。

1.创“三有”骨干队伍。本学科将继续着力打造“有成效、有影响、有名气”的骨干教师队伍,争取在区里闻名、市里有名、省里知名,使之有责任、有成果、有特点。对新一届的区级以上学科教学带头人、骨干教师要创造条件引导他们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加市、区、片、校集体备课活动并带头主备、主讲,积极在区、片级上示范课、开设讲座。在此基础上选拔推荐业务过硬者、业绩突出者、业内拔萃者进入名师后备发展梯队,鼓励他们向更高层次奋进。

2.抓基层教研队伍。注重片长和教研组长的业务培训和作用发挥,学期初集中进行学习、听课、研讨,确定学期活动主题;学期中认真组织活动,开设讲座;学期末开展学期活动总结,推广活动经验。

3.带教学新秀队伍。对近三年走上教学岗位的新教师,首先要求他们制定自己的个人发展规划。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报告会、听讲座、课堂比赛、素质比武等方式,给他们搭台子、指路子、树样子。要求他们年内精读一本教育专著,通读一本教学刊物,撰写一篇教学论文,写出一篇教学故事和下水文章,上出让学生喜欢的常态课。

三、营造教研氛围,追求活动实效。

1.做好毕业班的复习指导工作。通过召开全体初三语文教师会议,传递有关中考的动态和信息,教研室将出台指导性的复习计划,围绕“有效复习,扎实训练”这一主题,指导各备课组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利用片、区教研活动和网上学科博客对各校的复习计划进行交流,及时提供可借鉴的典型经验,使市教研室的中考精神落到实处。

2.认真组织我区两次中考模拟考试的试题命制以及阅卷、质量分析反馈工作;尽可能收集其他区县的中考模拟试题,为中考复习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力争复习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确保我区中考语文质量再攀升。

3.继续把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作为常规教研的重点,在督促做好教学“五认真”工作的同时,组织开展常态课的教学实践活动:组内上一堂汇报课(包括说课:说指导思想、设计思路、反思体会);主评同组教师的一堂课(写一篇对应的课堂教学观察笔记);针对教学过程中某个环节,提出一个自己最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写成教学反思);交流评比一份教案;完成一篇小结或论文。

4.各校语文组要抓好集体备课,每学期至少要进行8次集体备课活动,共性教案、个性修改,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要将集体备课作为提高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一环。教研组必须为常规教学服务,集体讨论备好一周的课案,研究先行课、示范课、模式实验课,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5.组织教师参加市教研室安排的相关教研活动;与我市其他一些区县组织联片教研活动;提倡区内开展联片教研活动。广开信息渠道,吸纳优质资源,更新教学观念,开阔教师视野。

6.利用信息化手段积极尝试网上教研。不断丰富“学科博客”的内容,为一线教师及时提供有价值、实用的教学资源和指导信息。各校教研组要把观看“江苏省送优质资源下乡工程课堂教学片”作为每一次教研活动的内容之一,并组织充分研讨,汲取优质教学资源中的营养用在自己的教学中。组织区课堂教学课件、学科单元卷命题能力网上评比。

7.为使示范带头作用落到实处,本学期将举办市区学科带头人、特带优人员及市区赛课一等奖教师的教学展示活动和帮扶送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