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北京人
发表日期:2009/11/3 22:57:02 作者:无
——北京挂职手记之一
曾经有一位老领导教导我:“做事要大气”。细细想来什么是“大气”呢?是气宇轩昂的姿态,是侃侃而谈的风范,亦或是……有时觉得确实很难把握。这次初到北京挂职学习,就深刻体会到北京人的那种“大气”。
当天晚上北京市教工委张处长宴请了我们,张处长举起酒杯说:“为什么把你们安排在宣武区呢,因为我在宣武工作了三十年,宣武是我的‘娘家’,你们在这我放心,有什么事尽管说……”。透着亲情般朴实的话语使我们一下子没有了距离。席间与挂职的63中张书记攀谈时,发现张书记已经把我和单剑锋校长的挂职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
本以为只有这些北京的教育人才有这种“大气”。但与北京普通老百姓接触,你会发现:北京人的骨子里都渗透着“大气”。北京人的“大气”已经是一种习惯,一种文化。
刚到我们临时的 “家”——欣燕都宾馆,因为衣服在旅行箱中挤压变皱,我便到服务台借来熨斗和一个硕大的熨衣板。刚进电梯,一个小青年就笑着对我说:“嘿,您上哪儿买来一张桌子,不好拿吧,要不我帮您……”。那种视他人为亲友的热情,让我感到好像我们俩不是素昧平生,而是熟知的故友。
一次乘公交车外出,车内非常拥挤,司机的车速很快,一个违章的面包车迫使司机不得不急刹车,车内的乘客顿时东摇西晃。在我旁边的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一个趔趄差点摔倒,我赶忙将她扶住。以往的经验告诉我,接下来肯定有人抱怨甚至出言不逊。然而出乎我所料的是,车内一切如故。刚刚扶起的老太太笑着说:“嘿,这司机准是个急脾气,没办法,急脾气的人就这样,办事风风火火的”。没有半句抱怨,有的是谅人之过的包容。
原来“大气”是一种视他人为故友的热情,是一种开放的胸怀,是一种包容的姿态,是一种细致入微的关心……。我总算领略到了什么是“大气”,正如朱局长所说:“北京人,真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