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校园快报>>阅览文章

江宁区陆郎初级中学规范作业管理方案

发表日期:2021/6/18 11:14:10 作者:陈维源

规范作业管理,提升作业实效

——陆郎初级中学作业管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关于作业管理的规定:把握作业育人功能,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创新作业类型方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认真批改反馈作业;不给家长布置作业;健全作业管理机制等规定。我校结合学情:学生基础比较弱,学习习惯差,课余作业完成效果差的实际情况,制定陆郎初级中学作业管理方案。

二、领导小组

组长:陶华胜

副组长:陈维源

成员:单维祥、黄磊、余静、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三、具体内容

(一)作业量的控制

根据教育部规定,初中学生每天课后书面作业时间平均不得超过90分钟,为此,我校结合校情制定三个年级各学科作业完成时间,以控制作业量。

初一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每天平均课后作业时间不得超过25分钟;道法、历史、地理、生物学科作业原则上在课堂完成,个别时间布置的作业要控制在10分钟内完成。

初二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门学科每天平均课后作业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道法、历史、地理、生物学科作业原则上在课堂完成,个别时间布置的作业要控制在10分钟内完成。

初三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每天平均课后作业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物理、化学学科每天平均课后作业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道法、历史学科作业原则上在课堂完成,个别时间布置的作业要控制在10分钟内完成。

(二)创新作业形式,提升作业设计质量

作业题型要多样,包含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其中基础题为必做题,面向全体学生,提高题和拓展题为选做题,满足部分学生发展的需要。题目内容要符合目前的命题风格,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育人功能。

(三)作业批改与指导

课后作业做到有发必批,根据批改情况,有针对性的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与辅导,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

四、具体措施

(一)规范备课组集体备课流程与内容,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

1.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中,将作业的编制作为重点研讨问题,作业的设计要精练、分层。每门学科设计的作业量,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份作业中要标注必做题和选做题。

2.落实作业布置管理,控制作业量,提升作业质量。备课组统一作业,所有学科印刷的课后作业,需经备课组长签字,方能印刷。

(二)加强教研组研讨,提升作业设计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将课后作业的设计纳入教研活动研讨的内容之一,通过研讨确定作业设计的形式和内容上的有效性,并在组内推广,提倡作业形式的多元化:即听、说、读、写等。

(三)完善作业监管机制,提升作业的有效性。

1.将作业的数量、批改情况作为学校教学五认真检查的重点。

2.利用学生评教评学,反馈教师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

陆郎初级中学

20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