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陆郎中学教科研成果登记(2006年度)
发表日期:2007/11/20 12:45:04 作者:无
时间 | 姓名 | 获奖(发表文章) | 获奖等第 | 授奖单位或登载刊物 | 备注 |
2006.6 | 章熙斌 | 《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困境及对策》 | 一等奖 | 区教育学会 | |
2006.6 | 潘家宝 | 《让问题意识重返课堂》 | 一等奖 | 区教育学会 | |
2006.6 | 王景宝 | 《教师的反思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研究》 | 二等奖 | 区教育学会 | |
2006.6 | 吴早英 | 《用两条腿走路》 | 二等奖 | 区教育学会 | |
2006.6 | 戴守峰 | 《浅谈英语学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 二等奖 | 区教育学会 | |
2006.6 | 李邦琴 | 《牛津英语教材单元词汇教学策略》 | 二等奖 | 区教育学会 | |
2006.6 | 葛宁宝 | 《探究法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 | 二等奖 | 区教育学会 | |
2006.6 | 汪勇 |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学的开放性》 | 二等奖 | 区教育学会 | |
2006.6 | 吴早英 | 《找回失落的“教学应用意识”》 | 三等奖 | 区教育学会 | |
2006.6 | 翟忠和 |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再认识》 | 三等奖 | 区教育学会 | |
2006.6 | 潘思华 | 《对当前初中学生中“问题现象”分析处理》 | 三等奖 | 区教育学会 | |
2006.6 | 陶华胜 | 《政教法、调兴趣、增活力》 | 三等奖 | 区教育学会 | |
2006.6 | 丁希明 | 《浅谈化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几点想法》 | 三等奖 | 区教育学会 | |
2006.6 | 葛宁宝 | 《探究体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三等奖 | 区教育学会 | |
2006.6 | 郭起文 | 《鼓励》 | 三等奖 | 区教育学会 | |
2006.8 | 王景宝 | 《荣辱教育春风润 心灵之花课堂开》 | 一等奖 | 省教师培训学会 | |
2006.8 | 朱乾坤 | 《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初探》 | 一等奖 | 省教师培训学会 | |
2006.8 | 许会云 | 《初中物理实施教学的实践与认识》 | 一等奖 | 省教师培训学会 | |
2006.8 | 冯培胜 | 《如何培养初中生合作推理能力》 | 二等奖 | 省教师培训学会 | |
2006.8 | 徐明辉 | 《紧扣化学实验,做好启蒙教育》 | 二等奖 | 省教师培训学会 | |
2006.8 | 张红珠 | 《思想品德课特色生态课堂的思考与实践》 | 二等奖 | 省教师培训学会 | |
2006.8 | 汪祖龙 | 《新课程理念下的开放式数学教学》 | 二等奖 | 省教师培训学会 | |
2006.8 | 葛宁宝 |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 二等奖 | 省教师培训学会 | |
2006.8 | 姜庭海 | 《捕捉写作时机,激发写作情感》 | 二等奖 | 省教师培训学会 | |
2006.8 | 陈海 | 《树立建构主义教学观,改善初中物理教学》 | 三等奖 | 省教师培训学会 | |
2006.8 | 潘仕龙 | 《初中生物学总复习策略》 | 三等奖 | 省教师培训学会 | |
2006.8 | 王少柳 | 《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 | 三等奖 | 省教师培训学会 | |
2006.8 | 汤福生 |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 | 三等奖 | 省教师培训学会 | |
2006.8 | 王厚宏 | 《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 | 三等奖 | 省教师培训学会 | |
2006.8 | 宋忠宝 | 《图象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三等奖 | 省教师培训学会 | |
2006.8 | 吴良胜 |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 三等奖 | 省教师培训学会 | |
2006.8 | 夏海龙 | 《浅谈地理教学中教师主导性角色扮演》 | 三等奖 | 省教师培训学会 | |
2006.8 | 吴海燕 | 《将游戏引入初中英语教学》 | 三等奖 | 省教师培训学会 | |
2006.8 | 陈维强 | 《浅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意义》 | 三等奖 | 省教师培训学会 | |
2006.8 | 汪勇 | 《开放式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 三等奖 | 省教师培训学会 | |
2006.8 | 戴守峰 | 《浅谈影响中学生写作能力因素及解决途径》 | 三等奖 | 省教师培训学会 | |
2006.8 | 许菊芳 | 《浅谈中学生思想品德课创新能力培养》 | 三等奖 | 省教师培训学会 | |
2006.8 | 江忠华 | 《桃花源记》 | 三等奖 | 省教师培训学会 | 教学设计 |
2006.8 | 汪方海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三等奖 | 省教师培训学会 | 教学设计 |
2006.9 | 潘思华 | 《浅谈对当前初中生问题现象的形式及克服》 | 三等奖 | 省学校心理教育学会 | |
2006.9 | 汪勇 | 《物理教学中心育的渗透 | 三等奖 | 省学校心理教育学会 | |
2006.11 | 翟忠和 | 《新课程改革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与》 | 三等奖 | 省师陶杯 | |
2006.11 | 江忠华 | 《一词一语总关情—浅谈如何给学生写评语》 | 三等奖 | 省师陶杯 | |
2006.11 | 许会云 | 《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的实践与认识》 | 三等奖 | 省师陶杯 | |
2006.11 | 陈海 | 《在物理探究学习中构建互动教学模式》 | 三等奖 | 省师陶杯 | |
2006.11 | 葛金龙 |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提高之我见》 | 三等奖 | 省师陶杯 | |
2006.11 | 许菊芳 | 《自我提高的课后“二度设计”》 | 二等奖 | 省师陶杯 | |
2006.11 | 戴守峰 | 《走出情感的荒漠——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 二等奖 | 省师陶杯 | |
2006.11 | 陶勇 | 《中学历史教学的另一种尝试》 | 二等奖 | 省师陶杯 | |
2006.11 | 陈围强 | 《新课程理念下课文教师需强化“三心二意”》 | 二等奖 | 省师陶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