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工作>>阅览文章

从心出发,开启新章——陆中秋季开学心理适应指南

发表日期:2024/8/29 15:03:23 作者:黑雪娜

从心出发,开启新章——陆中秋季开学心理适应指南

IMG_5095(20240829-151353).PNG

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

金秋迎学子,书香焕校园。不知不觉暑假已进入尾声,秋季开学如约而至,新初一的萌新们即将踏入全新的初中旅程,而熟悉的“老同学们”也将返回温馨的校园中。此时,你们是否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新学期了呢?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份“开学心理调适指南”,伴大家元气满满开启新章!

IMG_5096.JPG

初一年级

“小初过渡”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新环境的适应、新人际的交往、新知识的学习、当我们离开生活了六年的小学校园、当我们原本的人际交往舒适圈被打破,即将步入一个全新的初中校园。学习与生活环境上的巨大变化,可能会让我们的心理产生巨大的落差,安全感下降。面对挑战,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一、接纳情绪,主动调适

开学前夕,有不少同学的心态会有所波动,如出现焦虑、不安、担忧、逃避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是由我们对未来新环境的不确定感引发的,是很正常的心理反应,同学不必过于担心。我们可以做的是接纳情绪的发生,相信自己可以顺利适应,避免情绪被过分放大或持续过久。相信你可以带着好奇与探索的心,顺利的迎接开学。

二、往事清零,重新定位

不管同学们之前优秀与否,请选择从零开始。生活中我们收获什么,取决于我们全新的努力。学会正确地客观地评估自己,不要过分地与他人比较,学会从自己的角度与自己比较,然后从中发现自己的问题与不足。如果觉得自己已经尽了全力,没必要过分自责,重要的是你要有一颗不放弃的心。

三、调整作息,规律生活

面对即将到来的校园生活,大家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生理状态,逐渐关闭“假期模式”,从作息上开启“开学模式”。例如,你可以提前了解学校的作息时间,制定一个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按时起床、学习、运动、睡觉,这种有规律的生活,不仅能帮你更快地适应开学后的学习生活,还能增强你心理上的确定感,缓解焦虑情绪。

最后,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我已经准备好面对新的开始!我有能力可以适应新的环境!我会遇到新的朋友、老师,她们都支持着我,助我顺利开启初中新篇章!

初二、初三年级

初二是承上启下的阶段,同学们会面临更多的学习任务与挑战,科目增加、学业难度提高,各学科50%~60%的知识内容都在这一年完成。与此同时,初二正式进入青春期,我们将面对诸多新课题与挑战。

初三是个特殊的学年,学习生活无疑是高负荷、高强度、高速度的。同学们即将面临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考试——中考,也许大家在期待的同时又有些害怕,不必担心,这是正常的心理反映,谁最先适应了初三的生活轨迹,谁就有可能制胜中考。

同学们,面对以上各式各样的困境,我们可以这样做!

一、正确认知,接纳情绪

认识到重回校园后无论是激动、高兴,还是焦虑、茫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这些都是我们真实的感受,无需否认或者逃避,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留出一个心理缓冲期,承认并接纳自己的情绪,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它,就能与负面情绪和平相处。

二、查漏补缺,整装待发

在开学前,需要主动克制自己,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你可以自查一下,有哪些作业需要完善,哪些知识仍然模糊,要在开学前这段时间有计划地查漏补缺。千万不要为补作业开夜车,影响良好生活规律的形成。另外,我们还可以提前准备好新学期的学习用品,置办些新“装备”,营造一种仪式感,提升自己对新学期的期待。

三、习惯准备,循序渐进

暑假期间,很多同学对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使用已成习惯,可谓“机不离手”。这种依赖如不加以控制,开学后就容易出现强烈的心理不适感,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就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和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与使用时间。多进行体育活动,从现在开始逐步调节作息,提前适应学校生活作息的节奏。

四、积极交流,获得支持

我们可以与同学、老师多沟通,聊聊暑假期间的点滴趣事,谈谈面对开学内心真实的感受和心得,相互给予心理支持。回忆假期中有意义的事情,与他?分享快乐的经历,培养快乐情绪,建?积极的?际关系,丰富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

IMG_5097.JPG

一、创设收心环境,营造开学仪式

临近开学,家长可以参照学校作息时间准备一日三餐,引导孩子早睡早起,调整生物钟,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不在家里组织大型娱乐活动,放下手机,关掉电视,拿起书本,跟孩子一起进入学习状态,做好榜样示范。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整理自己的学习书桌,收拾好书包;整理好上学需要的学习用具、水杯、校服等。增加开学的仪式感。让孩子在一件件富有隐喻的生活小事中感知到新学期即将到来,从而对新学期产生积极和期待的情绪和心理暗示。

二、关注情绪变化,加强亲子沟通

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孩子一个“心理缓冲期”,让孩子把心里的负面情绪说出来,接纳孩子的情绪。切忌使用各种强迫性、惩罚性的言语及行为,要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鼓励的话语正面引导孩子收心,让孩子从心理上对新学期充满期待和信心。多与孩子沟通,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给予理解和支持。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注意倾听,不随意打断,不要轻易给出对与错的评价。

三、鼓励制定计划,协助做好心理调适

家长可与孩子共同拟订新学期学习计划,把孩子新学期要读哪些书籍、以谁为标杆、需要重点提高哪些学科、家长怎样配合等内容一一纳入学习计划,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同时,要肯定孩子上一阶段取得的进步,从细微处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优点,接纳孩子的不足并表达父母对其的信任与肯定。

四、调整自我心态,建立家校合作

有些家长会担忧新学期孩子会不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孩子是否适应?学习是否能跟得上?手机是否能够管理好?面对开学,家长需要首先“涵容”自己和孩子的情绪。“涵容”是指你并不对自己或者孩子强烈的情感进行直接反应(比如指责、自责等),而是保持好奇心,思考自己或者孩子为何在这一刻有这样的感受,并尝试对孩子表达你的理解。比如你可以说:“你作业没写完,你自己也有压力,我催促你的时候你觉得我在批评你,你感到既着急又生气。是这样吗?”

人从相对自由放松的状态过渡到规律紧张的状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本身是正常的,而这个过程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地好转。所以当家长观察到孩子有类似焦躁、拖延、沮丧等表现时,感到焦虑担心也是正常的。家长一方面需尽可能给孩子提供理解、支持和鼓励,而非批评、指责及催促,这会更有利于孩子较快地调整适应;另一方面也需要找机会处理自己的焦虑和担心,以避免互相影响,引发亲子冲突。当然,如果孩子有一些心理的困难跟家长表达,家长也需要协助孩子寻求专业的支持。

新学期,新起点,心适应。希望同学们能尽快找到自己的节奏,适应校园生活。不念过去,未来可期!我们新学期有约,期待与你相见!



相关心理服务热线:

南京市青少年综合服务:12355(8:30-20:30)

南京市陶老师工作站热线:025—96111(24小时)

南京市家庭教育指导:82211339(16:00——20:00)

江苏省心理危机干预热线:025—83712977(24小时)

南京脑科医院心理危机干预热线:83712977(24小时)

陶老师工作站江宁分站:025—52296111(开学后16: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