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京市江宁区陆郎初级中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发表日期:2024/11/27 13:34:17 作者:admin
2024年江宁区陆郎初级中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一、领导重视
我校领导十分重视校本研修工作,认为这是办好学校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定期研究校本研修工作,建立校本研修的保障机制,督促校本研修工作正常开展。特别是新校长上任后,校本研修工作更加规范、有效。
1、提高认识——强化校本研修的理念。
面对当前教育,我们认识到:校本研修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它是以学校为研修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研修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修内容,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研修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学校管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综合研究活动。它既是一种行动研究,也是一种制度建设,更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学校成立由副校长、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组成的校本研修组织机构,定期召开会议,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对教师队伍建设制订长期发展的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并积极组织实施。
2、创造条件——做到五落实
经费落实。学校制订了校本研修有关奖励制度。学校对教师全员培训、教师学历培训、教研活动、教师外出培训等必要的经费支出给予保证。
师资落实。精心挑选好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等。在校外主要依靠市区专家充实师训师资。
书籍落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教师学习的需要,学校订有多种教育期刊、报纸,并每年给每个班主任订班主任之友。学校还专门购置了一批教育专著书供教师借阅。
设备落实。学校有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校园网等设备齐全,网络畅通,运行环境良好。
督促人员落实。学校派专人督促校本研修工作,抓过程,重实效。
二、制定计划制度,加强总结考核,对校本研修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
1、制定计划——启动校本研修工作
学校制有教师长期发展的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不断提出阶段性实施意见和改进措施。学校每学期制定校本研修的工作计划,积极组织实施。对各项专题内容,又制定专项计划来开展各项工作。
2、及时总结——不断反思和改进
在阶段性计划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改进做法,完善制度,使校本研修工作不断取得实效。如每学年有师训工作计划和总结,每个专项内容又有计划和总结。
3、形成制度——把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化
在校本研修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把习惯的做法,行之有效的措施总结出来形成制度,使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化。几年来我校形成的校本研修制度有:青年教师综合考评量表、教师师德考核互评表、年级组考核表、学生问卷调查表、教学质量评估及奖励办法、校级先进奖励办法、集体备课要求、教学工作常规、教职工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评分细则等。
4、民主参与——调动每个教师的主动性
在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中,每个青年教师都制定自我成长计划及年度教学业务学习和课题研究计划,确定自我奋斗目标,争取3-5年内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
5、记录过程——使校本研修工作留有痕迹
校本研修的每次活动过程有记录,人员出勤有记录,必要时拍照留念,完成后有小结和报道。如教研组工作记录册、教师成长记录册都能按要求记好。
6、加强考核——是开展校本研修的推动力
在培训中,采用论坛评优、征文评奖等措施,推动了培训工用的扎实开展。
三、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认真实施校本研修工作
1、内容广泛丰富
一年来,校本研修内容丰富,效果显著。师德培训内容也根据上级要求每学期制定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寒暑假对教师的政治学习都作出安排。安排理论学习时间,扎实开展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和师德教育。
2、形式多样活泼
专家引领,学校每学期都在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情,积极邀请市、区专家到学校讲座,并且能事先与专家联系好讲座的内容与要求,同时要求教师做好记录、写好反思,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区级菜单式讲座已成为我校每学期必须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教师对此反响很好。为此,学校在2023年开展了两次区级菜单式讲座,满足了教师的愿望。
青年教师发展班是我校培养青年教师的一个主阵地,自成立以来一直分工明确,几年来开展了大量的活动,提升了青年教师的各方面素质。开展“青蓝工程”活动,对分配来我校的新教师,学校都安排师徒结对,给他们压担子,引路子,争取让他们三年成熟、五年成才。
202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