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郎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发表日期:2010/1/15 15:50:56 作者:无
陆郎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总体概况
新学年的各项工作,在学校不断深化改革、巩固成果、追求发展壮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思路引领下,我组围绕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两个中心,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总目标,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教育教科研工作。
二、主要工作
1、规范教研,提升素质。
2、加强集体备课,各有侧重。
3、注重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三、明目标、重落实、求提高
1、规范教研,提升素质
(1)规范校内教研活动
校内教研活动每周一次,在落实时间、地点、人员、内容的基础上,主要针对地理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课题展开研究。在围绕课题教研的过程中,推动本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共同发展。
(2)积极参与校际教研活动
利用组内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活动和其他机会,积极参与各层次级别的教研、交流活动,如在我校举行的全国级激活课堂活动、在乐安中学举行的市级激活课堂活动,以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新课程培训,并根据这一学习、观摩和交流过程中的所得展开反思,然后通过借鉴和大胆创新的实践过程,最终达到提升我组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的目的。
(3)开展互相听课、评课等活动
对组内教师尤其是老教师的日常授课,特别是各层次的公开课教学活动,广泛开展听课和评课活动。在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中始终贯穿对教法和学法的探索,在认真备课、听课和评课的过程中不断反省和提高,以此促进组内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全面、快速成长。在陈庆军老师的认真细致帮助下,张艳梅老师认真准备,在市新课程教学创新大赛中取得教学设计、说课两项优秀奖。
2、加强集备,各有侧重
(1)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习习惯太差,是中学生存在的最大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把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和学习习惯养成作为重点来抓,通过校内外教研、组内集备、日常交流等方式进行探索和积累,以最终形成我们自己的有效措施和可取经验。
(2)落实双基,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很多人开始不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这是课改的误区。新课改要求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如,创新能力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高。这一切都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进行的,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