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法,还在一个“读”
发表日期:2010/10/25 20:45:36 作者:无
丁卫军,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语文教师。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特聘硕士生导师,“简约语文”倡导者和践行者。
外出三天,下午的飞机。上午第一节课布置作业,预习第四课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按照惯例,我领孩子们读课文。文言文,我大凡是要领读的,就像现代文阅读课,我都是坚持范读课文一样,尽管我的普通话不是最好。领读,范读,听读很重要!
先领读《小石潭记》。孩子们自由朗读。然后让孩子读题目,说说你读到了什么?孩子们说,读到文体,这是一篇“记”;读到了文章描写对象“谭”,而且是“石潭”,还是“小石潭”——“潭—石—小”!妙哉!
提问:你在文章中读出了什么?用一个字来概括。葛颜玉说读出了“幽”,葛正说读出“清”,王彦说读出了“乐”——真好啊!三个问题,课后思考:1.“幽”与“清”哪一个更好?2.文章中是如何写“乐”,如何写“清”的?3.“乐”与“清”有没有内在的联系?
再领读《记承天寺夜游》。我反复读,孩子们反复读。也让孩子们用一个字来说说读出了什么?文章虽然短小,这还颇费了脑筋的。丁一站起来,一边读课文一边摇头,看来难度不小。静静地等了一会,还是不行。葛正举手,丁一看我一眼,还是颇迟疑。我让大家再读一遍课文。丁一说应该可以用一个“闲”字,回问葛正,葛正想说的也是“闲”。几个同学示意我,戴思琪说“明”字,任江南说“寂”字(我插话,这不是课文中来,是自己提炼出来的),徐佳美说“游”字,王益玉说“乐”,张晓燕说是“空”字。六个字呢,这帮孩子!
大家思考:1.文章没有出现“乐”字,哪些地方写了“乐”,与“闲”有联系吗?2.研究一下“空”这个字,到底有哪些意思?是不是饱含着一些其他的文化内涵?大家集思广益,除了工具书,还可以上网。(我和孩子们说,戴思琪说“明”的时候,我的心里动了一下,张晓燕说“空”的时候,我大大的动了心了。其实,我心里暗想,
很有意思的一堂课,很有意思的孩子们!
教学大法,还在一个“读”,让孩子读进文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