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偶得之八
发表日期:2014/2/12 10:48:24 作者:汪方海
——《济南的冬天》课堂实录
导入部分
(师在黑板上写一字——“舒”,生大声读出。)
(师在“舒”后再写两字——舍予,生大声读出。)
师:知道“舍予”的意思吗?
(生摇头)
师:请同学们用学习文言的方法将这两个字组词
生:舍,舍去;予,给予。
师:第一个正确,第二个有点问题。这个“予”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余”的意思相同。
生齐:我。
师:很好,那我们将两个字的解释连起来读
生:舍去我。
(师于“舍予”下再写一词——老舍)
师:同学们知道这两个字的意思吗?
(生无语)
师:是不是“老”的意思不能确定?
(生点头)
师:老,一般是岁数大的意思,比如,你们可以叫我老汪。但这个“老”不是岁数大意思。它的意思我们也常用,比如:他老迟到。同学们知道这个“老”的意思吗?
生:总是
师:正确,那老舍是什么意思?
生:总是舍去
(师在“老舍”下写“庆春”一词。)
师:请用组词法串联意思。
生:庆贺春天
师:很好,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人物姓舒,因为生于春天,父母便给他取名庆春,一是庆贺春天的到来,二是祝福孩子的将来春天般美好。字舍予,笔名老舍。
老舍的一生行如其名,不追名逐利,与纸篓为友(老舍说:“纸篓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里面扔弃废稿,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一生为人民而写作,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今天我们一道来学习他的散文《济南的冬天》。
知识储备部分
师: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们先进行一点知识储备。
(师板书)
一、衬托手法——正衬、反衬
二、虚实结合法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衬托手法”。
生:正衬就是用好的衬托好的;反衬就是用坏的衬托好的,或者是坏的衬托好的。
师:能举例子来说说吗?
生:绿叶衬红花就是正衬;黑板与白墙就是反衬。
师:说得好,我们还可以用我们曾经学过的诗句来解说,李白的《赠汪伦》中有两句就是正衬,它们是——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反衬有“朱门酒肉臭……”
生:路有冻死骨!
师:好,我们再说说“虚实结合”,这有点难,老师说。“实”好理解,就是眼前的实景,“虚”就是过去的或者是未来的景。比如,老师如果描述你们现在学习的情景就是实写,如果我想像你们将来工作的情景,那就是虚写。虚实结合会使文章趣味盎然,待会我们学习课文时可以体会这一妙处。下面我们开始学习课文。
文章学习部分
师:你们读,还是老师读?
生:老师读!
师:好,那就老师读吧!不过,我读的时候,你们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本文写了哪些景物,二是用一个字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
(师范读课文完)
(生全体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下面请答题。
生:写了济南的山、水。
师:有补充的吗?
(生无语)
师:第一节写的是山水吗?
生:不是,是写气候。
师:很好,用那个字能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
生:美
师:同学们同意吗?
(生点头或哼)
师:那下面我们做什么?
生:具体分析美在何处。
师:不错,同学们已经掌握了阅读的方法。我们看第一节,气候为何美?
生:温晴
生:响晴
师:好,有分歧了,到底应该是哪个呢?我们来齐读这一节。
生:齐读课文
师:同学发现本节的写作手法了吗?
生:用了三组对比
师:具体说说。
生:把济南和北平比,说明济南没有风。
师:(故作惊讶)济南没有风?
生:没有风声。
师:没有风和没有风声一样吗?同学们看看外面,树在晃动,但是有声音吗?
生:没有。
师:那应该怎样解释?
生:没有风声是有风,但风小。
师:很好。再看第二组对比。
生:把济南和伦敦比较,说明济南天气是响晴的。
师:对,那么同学说,济南的气候是响晴还是温晴呢?
生:温晴
师:对,“响晴”书下有注释,只是说天气晴朗这一个特点,而“温晴”除了晴朗外,还温暖。再看第三个对比。
生:把济南和热带比较,说明济南的日光不毒辣。
师:三组对比后,作者得出了一个结论:济南是一个——
生:宝地。
师:多数情况下,如果我们要写一个地方的美,一般都离不开写什么?
生:写这里的山水。
师:对,写一个地方美,我们可以写这里的山美、水美。济南的山美在何处?
(生不语)
师:同学们先确定一下文章写山的段落。
生:2和3两节。
师:4不是吗?来,我们一道读一遍。
(生齐读)
生:也是写山。
师:写的是什么山?
(生不语)
师:同学们看看窗外,你们看到什么山?
生:远山!
师:对,既然城外那么宽敞,那么山自然是远山了。再回头看第二节,写的是什么山?
生:阳光下的山
师:好,第三节呢?
生:小雪后的山。
师:那这些山到底美在何处呢?
生:阳光下的山美在给人温暖的感觉。
师:你从哪看出的?
生:小摇篮。
师:说得好,你睡在摇篮里除了温暖还有什么感觉?
生:安全。
师:很好。再问一句,文段里写“请闭上眼睛想”干什么?
生:这是虚实结合的手法。
师:作用?
生:营造一个理想的境界,让人向往。
师:好一个让人向往。阳光下的山美在——。
生:阳光下的山美在给人温暖的感觉,
阳光下的山美在给人安全的感觉,
阳光下的山美在给人美好的向往。
师:分析小雪后的山之美。请用一字概括。
生:妙!
师:“妙”在何处?
(生不语)
师:老师提示一下,请注意文中景物色彩的搭配。好,我们一道齐读。
(生齐读)
生:白雪和青黑的松树搭配;
白雪和蓝天搭配;
白雪和暗黄的草搭配;
白雪和褐色的山石搭配;
白雪和微黄的阳光搭配。
师:如此搭配,让冬天的雪后的小山变得——
生:多姿多彩!
师:远山又美在何处?
生:是水墨画
师:同学知道什么叫水墨画吗?
(生不语)
师:我们学校休闲长廊里挂的24节气图就是水墨画:把水与墨调和成不同的浓度后在白纸上用毛笔绘画,画面只有黑色与白色。谁概括?
生:远处的山美在和雪、村庄搭配后是一幅画。
师:是一幅给人艺术享受的水墨画!再看水之美,齐读。
(生齐读)
生:美在有热气、美在清澈。
师:还有吗?想一想,这节写水藻、垂柳干什么?
生:是正面衬托
师:衬托水的什么特点?
生:衬托水绿。
师:济南城,气候美、山景美、水景美,可我总觉得美中不足。老舍怎么不写人之美呢?有了人,这景才会有生气、有灵魂啊!同学们找一找,看看文中是否有人之美。
生:老师,第二段好像有。
师:哦,是吗?赶快去看看!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来,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
师:济南的人冬天有何特点?
生:面上含笑。
师:好哇,
生:因为冬天是慈善的。
生:因为他们心中有春天。
师:呀,你真是太了不起了。一个人,只要心中有春,便会四季皆春。老师真希望你们每一位每一天都面上含笑。行吗?
(生笑)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可以这么说:老舍之所以能将济南的冬天写得春天般的美丽是因为——
生:他心中有春,四季皆春。
师:对!因为他心中有春,所以四季皆春。下课。
备注:据
汪方海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