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由来
发表日期:2014/2/22 15:28:51 作者:汪方海
最早使用“中国梦”这个词的是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
当元军大举南下时,郑思肖到临安(今杭州)叩宫门上疏皇帝,怒斥尸位素餐者之恃权误国,要求革除弊政,重振国威,抵抗元军。因言辞激烈,上书被扣压,未予上报。
南宋灭亡后,郑思肖学习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精神,不臣服蒙元的统治,自称“孤臣”。因肖是赵(赵是宋的国姓)的构成部分,所以改名思肖,字号忆翁和所南也都包含有怀念赵宋的意思。郑思肖把居室题额为“本穴世家”,如将“本”下的“十”字移入“穴”字中间,便成“大宋世家”,以示对宋的忠诚。
郑思肖原与宋宗室、著名画家赵孟兆页交往较多。后赵降元并任官。郑思肖即与之绝交。
其出处:
《德祐二年岁旦》 南宋 郑思肖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 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进入近代,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一些有志之士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做了各种各样的“中国梦”:
1932年《东方杂志》发起了寻找“中国梦想”的征文;
1987年话剧《中国梦》上演以后,一些人开始使用“中国梦”这个词;
2006年,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等发起召开“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后,“中国梦”一词引起较为广泛的讨论;
汪方海整理
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