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学科之窗>>语文之窗>>阅览文章

2009--2010年度第二学期江宁区初中语文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10/3/8 13:11:50 作者:无

         2009--200年度第二学期江宁区初中语文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研工作,认真贯彻市、区教研室教研工作要求。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努力提升教研水平,为江宁教育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

    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全面质量观,按照“出精品课堂、促教师发展、创教学效益”的工作目标,以“研究、改进课堂教学,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为核心,探索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推广优秀的教学成果、加强复习教学研究。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改善教学质量测评和加强教学调研指导等工作为重点,加强校本教研的指导,开展教研创新,进一步发挥语文教研工作的功能和作用,发掘语文教研工作新的增长点。

主要工作:

    一、抓好语文教研,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1.加强教学调研,总结推广课改成果。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着眼于学生学习

方式的转变,探索“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为代表的语文课堂教学特色,通过调研,总结课改经验,推广课改成果。本学期将对先期的实验校进行深度调研。

2.举行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总结新课程教学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在我区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获奖的教师,开展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进行课例分析、教法研讨,促进高效课堂的改革健康发展。

3.以点带面,加强校本教研指导。各校应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提倡教师把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转化为课题,以课题带研究,以研究促教学和教师发展,形成“问题链”。积极做好校本教研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及时总结先进学校的经验,通过“联片教研”、“结对帮扶”、专项调研等各种有效的教研方式,加大专业支持力度,促进城乡学校课改工作的均衡发展。

二、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1.进一步探索“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把“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和“转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高效课堂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组织一批课改积极分子和骨干教师进行深度研讨,提炼出适合本区校情、教情、学情的操作模式和创新设计,如高效课堂必须的“三个”阶段(课前、课中、课后)中教师和学生分别要做的工作以及具体要求等。要使教师尽快从对模式的熟练操作走向对理念的深刻把握,倡导自主设计、自主创新。

2.继续进行“语文教学目标”科学制定与有效实施研究。在市教研室的指导下,借鉴其他区语文课改研究的成果,集思广益,进一步完善我区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体系。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贯彻印证与改进,进而指导我区新课程语文教学。

3. 加强对导学案编制的研究与指导。要加强“教案、学案一体化”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明确“好的导学案”的评价标准,明确“好的导学案”的特征、基本结构和编写程序。导学案的使用要注意避免应试的练习化和统一的教案化,不能过于粗放,或过于精细。从导学案的设计质量来看,必须有明确的指向性、必须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必须适度有效(留白)、必须逻辑顺序合理有效、必须兼顾预设和生成。

4.加强对学校组织的期中、期末调研工作的监测与指导。组织学科核心团队,研究命制出具有指导性的样卷,或给出命题建议、阅卷要求、质量分析要求,对试题编制人员进行培训,帮助各校逐步建立和健全命题前的双向细目表和难度预测,考试后的难度、信度、区分度等数据统计和质量分析的制度。

5.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高复习教学效率。重视全过程的教学管理,确立过程意识。在加强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增量分析和归因分析的基础上,加强过程监控,深入学校和课堂进行调研和指导。本学期将举办初三语文复习教学研讨系列活动,通过复习课教学研讨等形式,使教师明确中考要求,把握复习教学规律,探索高效的复习课教学模式。

三、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专业素养提升

1.以各种培训和教研活动为载体,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和教研室将以一年教学调研的成果为依据,借课改培训活动、日常教研活动、教学竞赛活动等机会,加强教师的教学业务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2.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读书活动,丰富和充实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升教师的理论修养和专业素养,进一步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把教学质量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到集约型上来,真正实现教学的“轻负担高质量”。

3.认真落实课堂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并切实落实课堂教学常规,增强教师的教学常规意识和自律意识,自觉执行教学常规,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实际能力与水平,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4.抓好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培养的力度,尤其是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示范作用,积极实施“名师工程”,力争早出多出名优教师。进一步搞好区语文学科大组建设和片语文学科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我区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先锋队作用。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有利于他们专业成长的必要条件。

5.发挥骨干力量,不断完善《易教专题学习网站》,使学科专题学习网站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网络观摩、网络论坛的好帮手,成为学生由课内学习向课外学习延伸的平台。按照教研室的统一部署,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说课、优质课比赛。

四、开发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素质提高

1.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各校教研组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和校情,积极开发语文校本课程。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建立和巩固文学社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本学期拟召开文学社团工作研讨会。各校教研组要在学期初谋划好校内语文学科的系列竞赛活动,以激发学生喜爱语文、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