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精批细改”这种方法较
发表日期:2014/5/27 12:46:30 作者:余静
,黎锦熙先生说:“作文簿的批评、订改,是最耗教师的精神和光阴的苦事,而于儿童又实在无甚益处,因为他们只注意等第、分数或圈点、评语,至于先生的改笔如何,自己的误点何在,能够细心玩味的, 绝无仅有。而且每级学生数十人,每周卷子数十本,事实上哪能批改精细。”
70年代末,叶圣陶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 一文中说过“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深切体会,徒劳无功?假如着重在培养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
新课标提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