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工作>>心灵之窗>>阅览文章

请把饭粒捡起吃掉

发表日期:2014/8/27 10:25:35 作者:汪方海

在中国众多的古典诗词中,背诵率最高的当数唐朝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歌形象生动地道出了稼穑之苦,提醒人们要珍惜粮食。一辈辈的父母和一代代的孩子就在相互的咏读中传承着一种人类共同的美德。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父辈们的勤劳节俭和爱惜粮食感受颇多。母亲也是一位饭粒掉在桌上捡起吃掉的人,如今生活好了,母亲仍不改节俭和爱惜粮食的习惯,我的孩子在我们的影响下除了吃尽碗里的饭,也时常捡食饭粒。

你是否觉得拣饭粒太脏太没面子呢?

清朝的雍正皇帝,贵为一国之君,拥有无上的富贵,但在吃饭时却能把掉在桌上的饭粒捡起吃掉。张廷玉说:“上进膳,承命侍食,见上于饭颗并屑,未尝废置纤毫。”(大意:雍正皇帝吃饭,我奉命侍奉他,我看见皇上对饭粒和落下的碎末,没有浪费一点点。)

如果你实在不愿拣饭粒,那么不浪费也行!

如今,我们常看见餐厅里贴着醒目的告语:请节约粮食。更进一步的竟是:吃剩的食物按双倍价钱付款。这种警告显然是无奈的,说明客人在吃自助餐时在浪费食物。

如果你认为浪费的是你的钱,那么有点尊严也行!

从公开的消息我们不难发现:现在,有些人把浪费的习惯带到国外去。就餐离去时,桌子上留有一堆食物,为此惹来不少外国人异样的目光。逐渐地,外国的一些经常接待中国旅游团的餐馆里,就贴出专门针对中国人的告语:请节约粮食。看了让人浑身不舒服。

一个人再富有,也很难比得上中国古代一个皇帝吧。盛世之君的雍正尚有“把饭粒捡起吃掉”的作为,能“崇俭而不奢”,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去珍惜赖以生存的粮食呢?更何况还有损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