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校园快报>>校园新闻>>阅览文章

聊一聊怎样与孩子和谐共处

发表日期:2014/9/26 21:28:50 作者:汪方海

各位家长:

大家好!

为了加强家校合作,以促进您的孩子在校能够健康成长、学有所成,今天和大家交流5个问题:怎样与孩子聊天;怎样赞美孩子;怎样督促孩子学习;补课是否有必要;孩子成绩差怎么办。希望能有助于各位的家庭教育。

怎样与孩子聊天

1.聊天不是质问。多数人和孩子见面的第一句话是:作业写完了吗?尴尬!

聊天要从“小处”着手,尽量从别人谈起:

别问:“今天在学校做了什么?”可问:“今天午餐吃的是什么?好不好吃?”

别问:“功课写完了没有?”可问:“今天语文老师教的什么啊?”

别问:“今天在学校调皮了吗?”可问:“你们班最好玩的人是谁啊?”

(其余:最近班里有什么趣事,老师表扬谁了,谁的课有趣味)

2.聊天要有同理心。同理心就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去感受、去体谅他人。

 孩子说:“数学课无聊死了!”

你说:“怎么会无聊呢,数学课多重要啊!将来你考大学……”

或者是:“无聊也得学啊!不学将来怎么考大学啊!”

你说:“天啊!我上学的时候也特别不喜欢数学课(表示心同此理),你为什么也不喜欢呢?(倾听他的想法)

孩子说:“我怕明天考不好!”

你说:“考不好就考不好呗!只要你努力了,考试成绩不是最重要的!”

或者是:“为什么考不好啊?是不是没好好学,老师讲课你没好好听啊?”

你说:“是啊!考试之前,每个人一定都会害怕的(表示人同此心),那你担心什么呢?(倾听他的感受)

3.聊天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总是谈论自己;不能自以为是,总想占主导地位;要尊重孩子,不要打断他的话,要让他把话说完。

如何倾听孩子的说话呢?

1.倾听需要专注:坐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倾听过程中不要露出“好笑”的神情;倾听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和要求

2.倾听需要安静的环境——安静才能心静,心静才能听得清、听得进。

3.倾听需要足够的时间——如果你想和孩子交流,请留有足够的时间,因为三言两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产生问题:孩子不再和你交流。

4.需要听清孩子的想法、需求,然后做出适当的反应,这是倾听的目的。

怎样赞美孩子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渴望被人赏识是人最基本的天性。”虽然赞美他人是件好事,但绝不是件容易事。那么,我们该如何赞美孩子呢?

1.赞美要具体——说一百遍“你漂亮”,不如一句“今天你的衣服搭配得很时尚”。

2. 赞美要适时——如: 孩子认认真真地画了一幅画,递给妈妈看,妈妈忙做事,草草看了一眼,就放在一边。第二天突然发现孩子的画画得不错,夸起孩子来,可孩子却表情反应非常冷淡,这就是过了有效期了。

3. 赞美要有导向性——夸努力不夸聪明。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4.赞美要有节度——过多、过频的赞美是廉价的,甚至是令人不愉快的。比如,你非常喜欢吃扣肉,如果我给你一块,你会很高兴,吃完以后,我接着给你第二块,可是如果我一直给你的话,你会开始觉得恶心了。言过其实赞美也是有害的,它会让人自负(独生子女在幼儿园不适应的原因就是在家被夸很了),还会给人压力。

谨防四类让孩子无法接受的爱:

1.以爱之名,监视孩子的行动——时刻在眼前晃悠

2.以爱之名,挟持孩子的情感——时常在孩子面前诉说以前的日子如何苦

3.以爱之名,否定孩子的意愿——每次都为孩子做决定(衣食住行)

4.以爱之名,打击孩子的自信——父母通常会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经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是:“你看你班的谁谁谁在某个方面做得如何好”。还美其名曰说是“激励”。你应该对的孩子说:“你在某一方面做得非常好,这是你的优势。”

怎样督促孩子的学习

1.督促要目标明确。需要督促的是把作业做完,字认真写。至于对错是老师的问题,你管了一时,管不了一世;你管了一门,管不了全部。

2.督促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为21天,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3.督促要关注交流。学生在家在校不一样,初一和初二不一样,甚至今天和昨天就不一样。所以,家校交流很有必要。发现异常情况,一定要和班主任沟通。

一句话,督促是为了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补课是否有必要?

补课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下面简单地谈谈我的看法,仅供参考:

1.看孩子的“智力” 如何?(手指有长短,不是每个人都是擅长学习的)

2.看孩子的“时间”是否够用?(作业都忙不过来,补课干什么,有效果么,人活着干什么)

3.看补习是谁的需要?(如果是你认为他需要,我告诉你,强扭的瓜不甜)

4.看补习的原因是什么?(生病落课、冲师范、卫校可以,高中无用,自己造血方长久。所以,请正确认识你的孩子,弄清上帝派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真正目的。)

如果,你无法确定,那就多给孩子一点快乐的时光吧。

孩子成绩差怎么办?

假设有一个30人的班级,大概有10个家长的心情是比较安适的,因为他们的孩子学习好,不太让人操心;有10个孩子的家长神经是绷着的,因为孩子的成绩可上可下,需要努力用功;有10个孩子的家长心情是灰色的,因为孩子的学习无望,自己只能焦心如何为他们安排前程。

我不能假惺惺地说,读书不重要,学历不重要。因为,它们确实是我们孩子将来能找到好工作的途径之一。但是,万一孩子真的在学习上没有天赋,真的不善于记忆背诵,那么我们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千万不能让他们贴上“失败者”的标签。

听一个故事:

在一个乡村中学,一个初二的男生在课间偷了同学的零花钱,后被同学发现告知老师,老师在全班学生面前公开批评该学生,并用一些刺眼的词“教训”该学生,说他是“小偷”等,后来在办公室,该学生向老师解释到:我只是想学学电影里的“江南大盗”的手法,玩玩而已。但由于老师的这种处理办法,使全班学生知道他是“小偷”,并越传越广,使他在全校都备受指指点点。等到初三时,这学生已经退学了,并成了一个真正的“小偷”,多次进班房。

在这个故事里,该男生的越轨行为被老师、同学贴上了“小偷”这一标签,并使他在学校、同学这一正常的主流群体中无法正常生活下去,并在这一被抛弃的群体中,他的观念中便形成了“我是小偷”这一概念,他便按这一概念行事,最终成了真正的小偷。

如果一个人被贴上成功者的标签,那么他就会以成功者的心态去迎接挑战、面对生活;如果一个人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多数情况下,他面对困难会不战而降,因为,他认为努力也是白费功夫,还不如不努力,免得再受打击。

被贴上“失败者”标签的孩子,大多学习成绩差,在家、在学校都不太被尊重。他们有的表现得畏畏缩缩,有轻微的抑郁倾向;也有的用狂妄自大来掩饰内心的焦虑自卑,变成天不怕地不怕、扰乱纪律的小魔王。

他们最让人担心的不是学习,而是步入社会后的表现:许多从小没有享受过成功,并且因此而备受嘲笑的成年人,不仅在事业上一无所成,甚至还会有婚姻的困难,他们总想用掌控、压制另一半的成就感,来消除童年没有获得的快意。

所以,如果您的孩子成绩差,你一定要配合老师为他创造成功的机会,即使没有成功的机会,一定要给他应有的尊重。这是底线。

帮助孩子的具体措施有四点:

1. 因材施教——发现孩子的某个长项,利用这个长项,让它成为孩子博取“成功者“标签的机会。(我上届学生周雨鑫虽然文化成绩差,但是体育好,因体育课代表当得好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2. 量力而行——理性地认识自己孩子的能力,运用“阶梯理论”,搭出几个他们力所能及、经过努力就可以攀爬上去的台阶。

3. 学会做人——既然孩子学习不好,就把学习放在第二位,把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积极负责、努力向上的素质放在第一位。这样,即使孩子不能成才,也能成人。如果孩子成人了,也一样能走向成功。

4. 珍惜拥有——接纳自己的孩子,爱自己的孩子。既然孩子已经努力,既然孩子在校已经受了委屈,难道我们还要让他失去家庭的温暖吗?

弗洛伊德说:每个孩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求父母的认同。如果我们还去伤害他,他还会有成功的机会吗?他还会有幸福吗?你幸福吗?

我的发言完了。

谢谢大家!

 

汪方海

二〇一四年九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