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教育的高度与灵魂:一份真诚的教育追求
发表日期:2011/7/28 16:55:35 作者:无
——读《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有感
江宁区陆郎中学 薛修忠
读完《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被肖川教授的见解深深折服:教育就是为自由社会培养人。对公民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倡导与探索是本书的主旋律。作者肖川教授激扬的文字,使人深深感受到的是对生命个体的强烈关注,对生命意识觉醒的深情呼唤,作者用美好的生命情怀呼唤我们摒弃教育的功利性,去触摸教育的高度与灵魂。
对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关注
本书中,作者探讨个性教育,认为用一种模式去限制原本是丰富多彩、各具特征的个人的发展是我们对某些个体的不公正。作者思考道德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系,告诉我们如果无视学生的生活世界,无视学生的道德主体活动,无视社会生活中和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道德教育只会使儿童安于习俗、服从权威,而不能获得真正的精神财富,再合理的道德规范都是外在的、没有生命力的束缚人的枷锁。对于学科教学,作者提出了真诚、深刻、丰富的生命化课堂构想,认为好的教学要努力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机会,要创造氛围与情境,为学生具有深度的参与,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和发展自我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所以真正把“课堂互动”作为了他所理解的教育的十个关键词之一。他认为,学生的课堂生活影响着学生性格的现成,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参与课堂表现和作为表现的机会,久而久之会现成过于内向、拘谨的性格,会变得过于内敛,缺少表现力,缺乏奔放洋溢的生命活力,学生这种性格的形成将会直接影响民族个性心理的形成。如此深刻的思考提醒我们,为了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健康成长,我们没有理由忽视任何一个教育的细节。
当然,关注个体、尊重个体的意识现在已经越来越被广大教师认同,教学中,开始关注个体的差异,课堂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在演讲和文章中,也经常听到教师关爱学生的感人故事。然而,读一读肖川教授的这些文章,你会发现,我们的认识其实还很肤浅,我们所做的还远远不够。
对当下师生生命状态的关注
“现在永远也不是我们的目的,过去和现在都是我们的手段,唯有未来才是我们的目的。因而我们永远也没有在生活着,并且既然我们永远都在准备着幸福,所以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幸福也就是不可避免了。”肖川用帕斯卡尔的这段话来说明教育不是学生未来生活的准备,而是学生一段重要的生命旅程。作为教育者,尤其是每天与学生朝夕生活在一起的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欢乐与哀愁,所面临的挑战与诱惑,从而改善、引导学生当前的生活状态。所以作者总是在强调:“让成长中的孩子感受到童年生活的快乐,这是学校教育的职责。”“看一堂课好还是不好,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标准,那就是看学生快乐还是不快乐。一个充满快乐的课堂不见得是一个优质的课堂,但令人疲惫、令人压抑、令人枯燥乏味、缺乏快乐的课堂一定不是好的课堂,也就是说,快乐是良好教学的必要质素。”对当下学生生命状态的关注,要求我们老师从以往的目标指向性的教育教学转向教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智力劳动的快乐,感受到精神的充实,感受到当下生活的美好。
在关注学生当下的生命状态的同时,作者对教师当下的生命状态也很关注。作者认为,优质教育一定源于师生的美好生活。他认为决定学生校园生活的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教师,“只有当教师心中洋溢着美好的情愫,他脸上才会有灿烂的阳光并自然照亮和温暖学生的心房,只有当教师情绪饱满和内心充实,他才会自然地流露出对细节的关注和乐于真诚的分享。”这让我们认识到,对
对精神生命的关注
肖川教授认为人的本质是精神意义的存在,只有将物质消费变为彻底的精神享受,人生才能真正幸福。作者不止一次的感叹:只有能过精神生活的人,才更有可能发现生命的意义。作者在文字中也常常流露出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探讨。“我和忙碌奔波的庸常大众一样的吃喝玩乐,一样的过着日常生活。但我经常有一种精神的优越感,那就是我会经常思考生命的意义的问题。如何在喧嚣中保持自己人格的独立,保持自己心灵中的那一份珍贵的谁也无法将之驱逐的宁静,如何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繁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成为我生活中不能回避的问题。”他认为自己写作的一样就在于:诱导、劝说、鼓舞和激励更多的人朝着在我看来更光明、更正确、更人道的方向共同努力。这也是作为教育学者的作者找到的自己更重要的人生价值。读着作者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和探索,你会不由自主的掩卷沉思: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人生的位置在哪里呢?哪些事才是“最重要的”、“最有意义”的呢?
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丰富精神生活,引发学生对精神生活的向往。教科书应该是学生精神的漫游图,作为学生精神世界的引领者地教师,应该让精神世界变得丰富而深刻,应该有坚定的信念和道义的担当,应该是个“理想主义者”。
追求精神生活,自然就会渴望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由。作者认为,一个健康的人格,首先是精神的独立。然而,精神的独立和自由离不开理想的社会形态,什么样的社会形态才能够让每一位个体享受到精神独立和自由呢?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是理想社会的核心价值,培养学生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思想是教育的应有之义,这也是肖川所倡导的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